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春苦雨带愁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3月25日
版次:
13
| 宋词小札 |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史达祖 《绮罗香(春雨)》
本来是暖和晴朗的天气,但一场春雨却制造了寒冷,似乎有意要欺负那些刚开不久的花。春雨细得如烟似雾,又好像要把正在长叶的杨柳困住。而且它又伸展千里之遥,一片无边无际,半点阳光也不让透漏出来。它打算就在这“欺花”“困柳”中,暗暗把春天打发走了。
这一韵,先摄住春雨之魂。
跟着,“尽日冥迷”两句,进一步写春雨的特有形态。上句说它的水点又密又小,把天地搅成一片迷糊;下句说它在天空中忽而纵横飞舞,忽而停住不动。用一“愁”字点染色彩,增强气氛。
这一韵,形象性很强,真能传出春雨的动态。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从蝶与燕的活动侧面烘托春雨。“粉”是蝶翅上面长的鳞片,因为雨点微细,所以能沾在蝶翅上,使得粉蝶觉得双翅沉重,起飞无力。至于燕子,此时刚从南边飞来,趁这春雨,泥土润湿,衔泥营巢方便,连找吃也不太费力,它们自然够高兴了。
蝶因粉重而“惊”,燕因泥润而“喜”;蝶又因惊而“宿”,燕却带喜而“归”。用字既准确又细腻,而且紧扣春雨的特有气氛。这一韵从旁烘托春雨,也少不得。
上片从几个侧面描写春雨,都不曾牵入自己。下片便转到自己身上。这就把春雨和人的关系更拉近了一步。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春雨固然不大,但加上春潮,江水就显得汹涌了。站在江边看去,水势越来越大,傍晚时分,连渡口的渡船都难以找到了。
这一韵,先透出自己在春雨中难以归家的情怀。
下面又转从家中妻子落想:“隐约遥峰”,他看见远山因春雨而变得隐约模糊,又因远山隐约,联系到卓文君“眉如远山”的典故,从而想像女子的眉态。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这两句已带一点哲理味道:那新生事物在成长的当儿,正是衰亡的东西消逝的时候。作者因眼前事物的变化,颇有感触地写下这两句。在春雨中,新绿的生长和落红的飘逝是如此明显,很自然使人产生了时光难再,美好事物不可复回的感触。于是带出下文,并作了圆满的收束——
“门掩梨花”,句意脱胎于“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剪灯深夜语”原出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是从眼前的春雨回想起从前在家中的一段情景。那时候,也是这样的春雨,自己同家人在一起,剪着灯花,谈到深夜。如今却独自在外,回忆那时的欢叙,不能不触动许多愁绪了。
□刘逸生
上一篇:
科学还是不科学?
下一篇:
上一篇:
科学还是不科学?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