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首批粤东黑猪克隆猪诞生
克隆技术为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新途径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5月27日
版次:
09
6头健康的纯种粤东黑猪克隆猪在母猪身边吃奶。
南方农村报讯(实习生黄子民)5月25日晚,在广东鹤山的一个猪场内,1头将粤东黑猪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到子宫内并受孕的受体母猪,顺利产下6头健康状况良好的纯种粤东黑猪。
据记者了解,这是广东省首例粤东黑猪克隆猪,华南农业大学和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要研发单位。将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遗传物质保存和恢复,为优良地方猪种或濒危猪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新途径。
粤东黑猪是广东省优良的地方猪种,目前省内建有2家国家级保种场和1家省级保种场。因地方猪种生长速度缓慢、瘦肉率低等缺点,近年来粤东黑猪存栏量急剧下降,资源安全状况十分严峻。
2018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由动物科学学院吴珍芳教授主持,其目标就是对列入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20个地方畜禽品种实现多途径、长期有效保存,做到应保尽保,今年即将建成验收。
作为此次体细胞克隆猪的主要研发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和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保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工作。首先采集了现存粤东黑猪的耳部组织块。将皮肤组织碎块放入培养箱培养从而获得粤东黑猪的体细胞,细胞在液氮里可长期保持活性。进行体细胞克隆猪生产时,将体细胞取出复苏并培养,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母细胞内,经融合形成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子宫内,114天后获得和供体遗传物质一致克隆粤东黑猪,从而实现了保种个体的恢复。
据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温氏股份种猪事业部副总畜牧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蔡更元介绍,本次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保存的体细胞的可恢复性,鉴定克隆细胞系和胚胎的质量,了解地方品种体细胞克隆猪的特征特性。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冷冻保存广东省乃至全国代表性的猪、牛羊等地方家畜品种的体细胞,在需要的时候用于对保种场的血缘进行补充,或者用于恢复已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品种群体,强化遗传物质保存与活体保种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蔡更元表示,体细胞克隆粤东黑猪的成功分娩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建立了地方猪克隆技术,积累了地方猪克隆的经验;二是验证了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保存的体细胞质量良好;三是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本次克隆实验成功诞生6只小猪,在国内的克隆研究中也是少见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这样不仅验证了克隆技术应用于我省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是可行的,而且也说明了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
6头健康的纯种粤东黑猪克隆猪在母猪身边吃奶。
上一篇:
下一篇:
猪群科学采样可避免“头头检”
上一篇:
下一篇:
猪群科学采样可避免“头头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