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禁烟难”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6月01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当前,不少人仍然认为在室内公共场所抽烟“理所当然”,二手烟暴露对孕妇及儿童健康的危害严重。虽然全国多地立法控烟已经实施多年,但控烟成效不容乐观,有的地方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甚至“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5月30日新华社)
@汪昌莲:现今,各地呈现出几个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多头监督执法的乱象,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文化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公安部门负责网吧、旅馆等,卫健行政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条例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各个部门互相观望、推诿,造成一些公共场所成为禁烟的真空地带。同时,各个部门都公布了林林总总的监督电话,给市民投诉举报带来了不便;监督执法部门如何执法,也是人们公认的一个难点。
可见,公共场所禁烟难,难在立法缺位。换言之,公共场所禁烟,关键是加快统一立法,实行全国一盘棋,扭转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比如,不妨借鉴德国的做法,制订并实施《制止被动吸烟危害法》,所禁场所要具体,执法主体要明确,处罚措施要强硬,处罚标准要量化,体现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公信力与执行力。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场所自律、行政监管、人大督导、社会监督、专业监测和舆情评价等相结合的依法控烟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应从源头对烟草生产、销售环节加强防控和管理。
@刘天放:近年来各地业都出台了“控烟令”或“禁烟令”,且有不少还是“史上最严”。遗憾的是,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效控烟”并没有照进现实。“控烟令”落实不到位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执法力度不够,而加大执法力度,意味着提高执法成本。而从现有的执法力量看,想做到“全覆盖”很难,哪怕在“重灾区”。
“吸烟有害健康”众人皆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受害国,控烟形势十分严峻。就算执法成本再大,也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监督执法。执法人数不足,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如鼓励民众对违反控烟的行为进行举报,并加大对举报者的奖励。还要对“重灾区”采取责任落实的奖惩办法。
可见,面对控烟的步履艰难,必须做出改变,否则,再严厉的控烟令也将变为“纸面”。常态执法就是一个很大难题。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控烟上?出台严厉法规相对容易,但监管执法才是检验成效的唯一标准。看来,控烟必须拿出创新监管和执法的胆识,要想控烟见实效,必须下更大决心,不然,“控烟令”再严厉都将无法避免“烟火缭绕”。
上一篇:
为更多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下一篇:
将小额信贷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
上一篇:
为更多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下一篇:
将小额信贷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