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将小额信贷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6月01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贫困户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生产资金支持。过去,贫困户缺乏财产和抵押担保物,很难获得贷款发展生产。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创新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制度,消除贫困人口和后发展乡村的贷款门槛;实行优惠利率贷款和财政贴息制度,有效降低了贷款成本;创新风险补偿制度则打消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疏通了资金血脉,极大地提升了贫困人口获贷便利度,从而为社会细胞补充能量,带来养分。
过去,有的贫困户习惯“等靠要”,不愿干、不会干。扶贫小额信贷贷款有贴息、不贷不贴息的制度设计,让贫困人口在实现生产发展方面有了外部激励约束,这种激励约束中隐伏一种“借了要还”的压力,有效激发了贫困户主动干、努力干、干得好的内生动力,提升了社会细胞造血功能,增强细胞活力。
过去,贫困地区缺乏金融服务,有的地方金融生态非常脆弱,贷款逾期不还,甚至逃贷、赖贷,影响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是信用贷款,贫困户信用与贷款资格、贷款额度挂钩。在政府增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熟人社会道德约束的作用,通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树立了正面导向、匡正了不良行为,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贫困农户金融意识、市场意识、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素质明显提高,起到为社会细胞生长扶正祛邪、营血卫气的特殊功效。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额信贷对支持贫困人口和后发展乡村具有特殊重要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应当更好地赓续这一创造性举措,为乡村振兴大田注入金融活水和新动能,促进社会肌体由内而外健康发展。 □林毅夫
上一篇:
“禁烟难”
下一篇:
“十四五”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思路
上一篇:
“禁烟难”
下一篇:
“十四五”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思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