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大学生收小麦“连根拔起”被疑作秀,学校回应……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6月19日版次: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

  进入夏季,不少地区的小麦陆续成熟,如今有了联合收割机,农民伯伯的日子轻松了许多,往前推10年,只能用镰刀一把把的割,农忙时节的劳累不是现在人能够体会的。
  提到割麦子,最近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引发网友质疑,数千名该校师生共同在田间收小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只见学生戴着草帽,将一把麦子连根拔起,随后用镰刀小心的敲掉根部的泥土。
  有部分网民质疑校方有“作秀”之嫌,认为现在机械收割很方便,没必要人工收割。此外,视频中部分学生收麦子没有使用镰刀,而是“连根拔起”,被有的网友批评不懂农业常识。
  对此,校方回应称,此种收麦方式一是为了观察小麦根系,二是测量小麦的杆高及穗量,用于科学对照实验,部分网民有所误解。
  据了解,“拔小麦”发生于6月14日,陕西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共同在田间收小麦。据悉,此次全校22个专业3391名大一学生将全部下地参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该校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点 评
  无论是社会质疑,还是高校回应,都是一次科普契机。进入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培养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仅需要个人的自觉,相关部门的普及,更需要高校作出努力。在一些特殊时间节点,在一些特殊时机,高校进行科普带来的现实效果,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