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鳗鱼国内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订单大增50%,国内消费量已达到出口量的60%-70%,今年需求迅速增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17日
版次:
11
最近几年,传统的出口型产业鳗鱼,正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越走越顺。特别是从2020年至今,经历了疫情从爆发到趋向平稳的考验,鳗鱼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受此带动,整个产业链上的加工、养殖等环节均向好。中国鳗鱼产业正进入规模化、智慧化、绿色生态的转型升级阶段,将为鳗鱼游进亿万老百姓的餐桌铺路搭桥。
鳗鱼产品消费火爆
一个店月销3000公斤
7月上旬一个工作日中午,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家鳗鱼专卖店里,几乎每桌客人都点了鳗鱼料理,这是一家主打现杀现烤的鳗鱼饭门店,每天大概350-450碗的鳗鱼饭,用鱼量达到3000多公斤/月,比刚开店增长超过50%。
鳗鱼以前主要是在各种日料店里出现,而且量都比较少。不过,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更注重口感及消费体验等因素,鳗鱼近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主打卖鳗鱼饭的专卖店,尤其是疫情之后,国内市场消费量增长更为迅速,同比增长超50%。如今仅在上海,就有2000多家做鳗鱼的餐饮店,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不少生鲜超市的鳗鱼产品也开始增多,上海一家生鲜超市的水产采购表示,鳗鱼但销量一直在增加,目前超市在售鳗鱼相关的品类已增加到了6个,“包括冷冻鳗鱼、冰鲜鳗鱼、活鲜鳗鱼,加在一起大概有5%的增幅。整体来看,现在吃鳗鱼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出口比去年增加了35%,不过内销更好,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大概增加50%多,价格大概20美元/公斤。”福建天马福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昕表示,今年上半年烤鳗的订单量比去年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国外消费正在恢复,另一方面得益于今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国内消费超出口6成
未来还将增长
随着国产鳗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快速恢复,上游的鳗苗采购和鳗鱼养殖迎来利好。
今年3-6月,福建省福清市鳗鱼采购商邹朝辉已经采购了1000吨鱼。他表示,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2021上半年他采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且鱼价也上涨了不少。
“4P鳗鱼大概9万多元一吨,去年最低的时候只有4万多元”,福建省福清市鳗鱼养殖户陈树平说,2020年下半年出口订单逐渐恢复,鳗鱼价格开始回升,到今年上半年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每吨还要贵了3000元。
随着市场发展,鳗鱼养殖进入整合阶段。福建鳗业协会执行会长张蕉霖分析,最近三年,福建鳗鱼养殖场从1200多家,减至不到800家,预测还会进一步减少。不过,总体养殖规模并没发生大变化,这意味着很多养殖场的规模在扩大,养殖场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上升。过去家庭作坊式的养殖模式逐渐被淘汰,工厂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更多养殖场将进入更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模式。
“我们出口日本的鳗鱼总量烤鳗一年2万吨,日本鳗活鳗一年6000-7000吨,国内目前的消费量已经差不多达到这个量的60%-70%,如果照这个形势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有一天鳗鱼变得国内市场都不够卖、不够吃。”张蕉霖说。
开拓国内市场
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国的鳗鱼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开拓,出口数量逐年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国产活鳗内销数量应该有5-6万吨,甚至不止这个数量,趋势一直往上走”,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天马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庆堂说。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统计,最近三年,烤鳗内销数量年均递增20%以上,疫情期间,依托主流电商平台销量更是井喷,出口和内销比例一度出现倒转。陈庆堂认为,疫情过后,中国鳗业正在积极努力,充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除了继续发力传统海外市场,不少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进商超等方式,取得了不错的销量。面对内销市场这片待开垦的蓝海,国内鳗企开始在口味、包装等方面进行改良,对市场客户群进行精准定位,生产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鳗鱼产品。随着国民收入增长、鳗鱼食文化普及,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更关注食品口感和消费体验,国内鳗鱼消费圈层在不断扩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激活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我国鳗鱼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央视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斑节对虾今年养殖遇冷
上一篇:
下一篇:
斑节对虾今年养殖遇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