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刷单炒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3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直播间雇“水军”刷流量、虚假交易“拍A发B”“寄空包”刷单,市场监管总局7月28日公布今年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从曝光的典型案例看,“刷单炒信”违法行为日益花样翻新,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7月28日新华社)
  @秦川:“刷单炒信”不仅蒙蔽乃至坑害消费者,而且伤及平台的公信力。平台必须负起主体责任,及时处置违规商家,更要积极配合行政部门的治理。刷单是表象,失信是根本。为了利益弄虚作假,是对法律缺乏基本敬畏,也是对诚信的亵渎。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容失信行为一再冲击社会底线。必须对失信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让失信的个人或企业付出沉重代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刷单炒信”手法不断变异,也对监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实现更精准地治理,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全社会都要与“刷单炒信”行为作斗争。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积累真实的信誉度,有赖于每个人的努力。社会诚信的大环境,也会为所有人共享。
  @江德斌:早在2018年,新版《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正式把“刷单炒信”行为界定为不正当竞争,为遏制“刷单炒信”扫清了法律障碍。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与“刷单炒信”的较量一直在上演。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下,部分商家为了逃避监管,不断更新“刷单炒信”模式,令打击难度增加。从“打蛇打七寸”的角度看,商家“刷单炒信”不可避免会在平台上留下操作轨迹,也就是说,如果严查的话,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分析手段,将“刷单炒信”连根拔起。
  前不久,知名电商平台亚马逊封禁了大批商家账号,冻结了大量资金。亚马逊的封禁理由是这些商家被平台审查出有“不当使用评论功能”“向消费者索取虚假评论”或“通过礼品卡操纵评论”等违规行为,违反了平台管理规定。这些经验值得借鉴,监管部门应督促平台守法合规经营,加强商家日常管理,采取严格审查措施,对违规“刷单炒信”商家施以重拳,让平台经济回归清朗本源。
  @郭元鹏:眼下,刷单炒信已经形成一个长长的灰色利益链条。社会上有不少专门从事刷单的公司,这些公司租赁了场地,购买了电脑,聘用了职工,专门搞“虚假好评”“虚假留言”“虚假点赞”“虚假叫好”。除此之外,还在社会上编织了“水军网络”,需要的时候振臂一呼就是“水军万千”了,这些“水军”潜伏在社会上,依据ID信息就能找到他们。因此,治理刷单炒信行为,在揪出“雇佣者”之后也要揪出“雇佣军”,让他们没有机会在利益的河流里“浑水摸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