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山推广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17日
版次:
10
一排排养着生鱼的黑色大桶悬立在钢铁架中,通过大桶底部的自动阀门控制,养殖生鱼的尾水便通过排水渠,逐级进入四个级别的处理池中,每个处理池中通过浮萍、贝壳、水稻、栖草等生物,净化养殖尾水。
近日,笔者走进民众街道,参观了中山开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付东升介绍,目前全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正通过示范点和行业典型进行示范带领,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全市完成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尾水治理4000亩。
长满杂草的池塘边稍显泥泞,池塘上方支着一根塑料管道,管中不时有尾水排出流入池塘,池塘水面还漂浮着星星点点的浮萍,边角处还能偶尔看见几个田螺。“这是尾水一级处理池,里面养殖了田螺、河蚌等可直接产出的贝类等经济性水产品,还培殖了枝角类水生动物和浮游藻类植物等天然饵料,为二级处理中滤食性鱼类提供食源。”开拓农业负责人白彦军介绍。
“我们以珠三角传统基塘农业’基础,利用现代化技术及其自动化设备,使得尾水净化循环利用并且全程可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根据水体净化程度,同步种养水产、粮食作物。”白彦军说,去年10月,在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们成功落户民众,目前基地的“循环水生态种养系统”全部搭建完毕。
以生鱼主养区为圆心,笔者来到四级处理池。白彦军介绍,经过贝类养殖一级处理后流出的尾水,可以用来养殖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进一步完成水质净化;三级处理池就可以种植水稻、茭白、莲藕等挺水类植物;在最后一级处理池中则放入栖草等沉水类植物,使得水体完成最终净化,水质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标准再用于主养区养殖生鱼。
“通过立体循环种养的方法,不仅能解决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还能通过工业化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白彦军说,立体循环种养不仅一水四用,还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调节每个处理池的种养面积,此外工业化主养区也可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可随时控制养殖时间和出鱼时间,为农户取得更高效益。
□陈雪琴 江慎诺 余兆宇
上一篇:
珠海头批海鲈开售11元/斤
下一篇:
宁波推行环保型海水网箱
上一篇:
珠海头批海鲈开售11元/斤
下一篇:
宁波推行环保型海水网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