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优化配方后猪场每吨料省了100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17日版次:11

  广垦三塘种猪场,存栏母猪5000头,年出栏12万头。

■达人档案
  达人姓名:黄如渠
养殖区域:广东湛江
关键技术: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前提下练好内功才是关键。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21岁那年,黄如渠成为了一名猪倌。26年后的今天,担任广东省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垦畜牧”)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高级畜牧师的黄如渠,带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出栏规模由5年前的16万头发展到目前的100多万头。黄如渠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养猪业的担当和热忱。
克服困难海外引种
  1995年,黄如渠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来到了广东潮州的一家国有猪场,并在2001年晋升为猪场场长。2002年,黄如渠从潮州转战湛江,担任湛垦畜牧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公司下属猪场的生产技术管理。
  2004年,从湛江广垦沃而多原种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而多”)筹备之初,黄如渠便全过程参与其中,最终于2006年与美国WALDO基因农场签订成立合资公司合同,次年注册成立中外合资广垦沃而多种猪公司。身兼生产部技术经理的同时,黄如渠还被任命为沃而多总经理。
  任职期间,引种的经历令黄如渠印象最为深刻。2008年,中国南方遭遇冰冻灾害,恰逢沃而多的首次引种。1月29日,黄如渠作为主要负责人,在冷风中持续跟进猪群入境隔离的各项工作,从下午忙到第二天早上,一夜未眠。
  2020年,广垦迎来了又一次的引种,这次同样令黄如渠记忆犹新。黄如渠回忆,前期在法国选猪时,由于法国选猪展览厅玻璃比较低,离地才40-50公分,必须蹲在地上才能看清猪群的奶头,他一蹲就是几小时。好不容易将优质种猪挑选完毕运回国,运回途中猪场又历经了重重困难。
  根据我国海关有关规定,机场与隔离场距离必须在200公里以内,加上需要考虑机场的跑道长度能否起降大型货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成为唯一的选择。这意味着种猪需要从海口跨省跨海运回湛江。最终,在两省的海关、农业、交警、机场、港口等多方帮助下,1400头法系种猪终于成功入驻广前种猪场(入境种猪临时隔离场)。
积极打造品牌猪肉
  把种猪从国外引回来只是开始。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下,目前湛垦畜牧每年可供应种猪近10万头,其中纯种猪2万头,二元种猪8万头,主要品系有美系、法系。而优质的种猪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育种工作。黄如渠介绍,从2008年开始至今,沃而多的育种测定和选育工作从未间断。
  “育种工作需要‘育种方案+稳定团队+持续开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黄如渠认为,稳定的团队成员为育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育种工作的开展除了提升生产性能以外还有利于提升猪肉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好猪肉。广垦目前也在积极打造“黑加宝”和“白加宝”“广垦肉品”等猪肉品牌。2023年,广垦的年出栏量将达到500万头生猪,这将为品牌肉的打造提供强大的后盾。
多个方面降本增效
  当前,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主旋律。黄如渠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湛垦畜牧旗下猪场商品猪平均完全成本为8.1元/斤,部分优秀猪场控制在7.5元/斤以下。
  “降本增效的核心在于‘多生少死长得快’。”黄如渠介绍,目前湛垦畜牧的母猪配种分娩率已达到90%以上,高于行业85%的平均水平,窝均产健仔数12头以上。他强调,降本不是减少投入,而是优化投入,该投入的必须投入,比如防非,千万不能在生物安全方面省钱,生物安全决定生死,成本决定是否盈利。简言之,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练好内功才是关键。
  黄如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采取大麦和小麦代替部分玉米的方式,将玉米的占比从原来的60%-65%调整为40%-45%,既不影响猪群的健康度和生长速度,饲料成本还可以节省80-100元/吨。
  一路走来,技术出身的黄如渠,一跃成为湛垦畜牧的总经理,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养猪到管人,需要做好巨大的思想转变。”黄如渠认为,技术人员只需要专心钻研技术养好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作为管理者,则需要想方设法管理好人才、培养好人才,带领团队养好猪,管理难度不断升级。更深层次来看,管理者更像是一个服务者,需要为各个养殖基地谋发展、为基层管理者及员工谋福利促成长。

  广垦三塘种猪场,存栏母猪5000头,年出栏12万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