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任性驴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28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8月24日晚,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称,有人在该县鹦鹉溪镇大头坡村山洞内探险时被困。思南县消防救援大队随即出动2车10人赶往现场救援,并于当晚11时30分左右将4名被困人员救出。这是贵州省近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驴友”到未开发区域探险被困事件。
@郑明鸿:面对频频发生的“驴友”遇险事件,全国已有多个景区推出有偿救援制度,得到众多网友支持。不可否认,制定和推行有偿救援制度,确实可降低类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对消防救援等公共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但是,救援只是补救措施,要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类似事件,相关部门更需要加强日常宣教,并建立相关防范和监测机制。
此外,户外探险运动爱好者也应达成共识:尊重生命和敬畏自然是探险运动的首要前提,切不可闹“驴脾气”,执意擅入未开发区域盲目探险。希望不要再看到因“驴友”的任性行为而浪费公共资源,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刘天放:有偿援助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对遏制任性驴友有很明显的效果。随着生活变好,越来越多的驴友不再满足于景区为其设定的旅游界限,而是想到尚未开放区域探险,这无疑加大了旅游风险。一旦遇险,就将产生救援费用,而仅靠景区自己解决,显然会加大景区的运营成本,这是任何景区都无法承受的,因此,让任性驴友埋单,实属应当。
探险有“边界”,“任性”须买单,这是大势所趋,也合情合理合法。但仅靠“罚”恐怕也是治标不治本。“有偿援救”原则,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厘清,但客观地讲,这一原则对任性驴友的约束作用还显得很有限,并没有使这部分驴友的行为收敛。因此,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强化行业自律等。
此外,部分驴友无视规定,擅闯旅游禁区,除了法律观念淡薄外,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也显然出了问题。这恐怕是从小到大缺乏生命教育所致,这就提醒我们,让任性驴友埋单还要补上敬畏生命这一课。总之,仅让任性“驴友”埋单还不够,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让驴友们从内心感到擅闯旅游禁区的危害,由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张西流:驴友违法探险被罚,应成为法治样本。换言之,驴友违法探险,必须承担违法和救援双重成本。首先,实行“有偿救援”,体现了救援费用分担规则,有利于兼顾法律和社会双重效益。驴友违规犯险,必须为公共救援埋单,应成为一种制度常态。
同时,立法对驴友探险进行规范,从源头上避免驴友的任性犯险行为,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显得非常迫切。各地不妨将驴友探险写进地方旅游法规,规定驴友探险组织者要提前备案,不备案的,对组织者和参与者均要处罚;擅自探险遇难者,责任自负;获救者除承担救援成本,还需接受处罚。这也是以立法形式,对社会提出警示:探险存在一定风险,驴友要谨慎而为;毕竟,安全第一,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
农村改厕须下“细功夫”
下一篇: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上一篇:
农村改厕须下“细功夫”
下一篇: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