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村干部是否要全天候“坐班”?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28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村干部“坐班”看似一个小问题,实则反映出如何看待农村群众工作的大问题。村部不是机关,村一级不是乡镇政府的下一级。村干部与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差别有其合理性。
具体来讲,不是村干部到乡镇坐班,而是反过来,乡镇(甚至县里)一些干部应该到村里去体验或帮助工作。
借鉴公安警力下沉,纪检与检察机关安排新进人员到信访接待窗口锻炼等做法,乡镇新招录工作人员应轮流到村部坐班。为什么限定在新招录工作人员?主要是考虑到农村群众工作长远发展,以及尽可能减轻其他乡镇干部的负担。
一是新招录人员刚从学校毕业,不熟悉农村工作,不知道怎样与农民打交道,如直接从事办公室工作,时间长了难免养成机关衙门风气,更无法接地气。二是新招录人员大多单身,没有家庭负担,也有这样的空闲时间。
虽然到村部坐班,还不是直接到田间地头,但相对于乡镇政府大院,是距离老百姓又近了一大步。在村部坐班,遇事可以找村干部商量,是个学习机会。
实行乡镇新进干部到村里体验或锻炼,可预期的一个重要成效就是,可以培养一批热爱群众工作、有能力干好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队伍,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基础。
另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学生村官和完全脱产的村干部可以安排坐班,但不脱产的村干部还是尽量少安排全天候坐班。安排坐班,就是要走向职业化、机关化,就不能兼顾到自己的家庭和田地,但不脱产干部的主要收入来源,还在于自己的打拼。
如果要求这些干部长年坐班,就得支付误工补贴以外的工资待遇。对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给所有村干部都发放相对足额的工资,恐怕还不现实。 □李子聿
上一篇: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下一篇:
乡村教育布局不能脱离城乡融合背景
上一篇: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下一篇:
乡村教育布局不能脱离城乡融合背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