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13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关于“上头”那些事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02日
版次:
13
| 民间语文 |
“一晚上能刷八集!这部韩剧实在上头!”
“凭本事荣登年度美食榜第一!这家川味火锅店真是太上头了!”
“几百岁的故宫还是这么上头,竟引一亿‘90后’上线敲门。”
看看近期朋友圈、微博及娱乐资讯,“上头”这个词开始频频出现,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表达某种日常情感的词语之一。通过这些网络新闻标题来看,让人“上头”的对象似乎带有一种让人神魂颠倒、欲罢不能的魔力。
“上头”这一网络用词源于竞技游戏“魔兽争霸”,原指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击杀一定数量敌人后本可以见好就收,却因追求胜利快感继续战斗,最后反而被“杀”。2019年7月,热播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主演李现拿着写有“太上头了”四字的折扇,在微博上公开发表照片,“太上头了”一时之间成为了当时的热门用语,此时“上头”的意思已经用来表达某一事物所引发的过分冲动、激动、兴奋乃至难以自控的情绪。该电视剧热播之后,甚至还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女性粉丝,因为被剧中的美好桥段感动,兴奋到无法停止,被戏称为“上头姐妹”。
其实从语源学考证,“上头”这个词并非近年才出现的新词,而是早已有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就收录了“上头”(这里的“头”声调为阳平,不是轻声):“指喝酒后引起头昏、头疼。”这一传统义项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世界中,如“好酒不上头”。从该义项可以看出,“上头”所指的头昏、头疼实质上是一种负面的生理状态,而热衷于某游戏、明星、影视作品所产生的“上头”感受则往往用于表达粉丝们兴奋、愉悦的心情,这里不仅有生理反应向心理情绪的变化,而且发生了一个贬词褒用的过程。那么这种头昏头疼的生理状态与激动兴奋的心理状态为何会被联系到一起呢?
语义变化的中介物就是“酒”,“酒”这样东西对丰富人类语言内涵做出的贡献着实不小,类似的语言现象早已有之。2014年,一句“我也是醉了”红遍大江南北,网传该金句可以追溯到金庸先生笔下的令狐冲身上:“我一看到别人的谄媚样,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醉了”与“见人谄媚”都让人难受,于是就在生理和心理状态上建立了关联。同理,“上头”本是由醉酒引起的,但是其他刺激物也可以像酒一样让人过度兴奋,于是“上头”就变成受到刺激后大脑“难以自控”的状态,具有了更宽泛的意义,同时也不再表示负面状态。这种义项扩大本质上也反映了一种隐喻认知,在这种认知方式下,刺激点能从酒精扩大到一切让人产生兴奋情绪而不愿停止的人和物上,如“今年秋季新款穿搭已上线,第一眼就上头!”此时引发上头的已经不是“酒”,而是“新衣服”,导致的也不是“头昏头疼”,而是“爱到神魂颠倒”。
此外,“上头”在句子中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这首歌真让我上头”,在运用时,该句往往会省略为“这歌太上头了吧!”这种更加自由、灵活、新颖的语句搭配方式同样为“上头”增添了活力。
从饮酒“上头”到追剧“上头”、听歌“上头”、读书“上头”,体现的是人们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
□沈可轶
上一篇:
来的是“狗子军”吗
下一篇:
爱的教育
上一篇:
来的是“狗子军”吗
下一篇:
爱的教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