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消费帮扶锤炼“聪明”买家与卖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30日
版次:
02
| 来论 |
9月28-30日,以“乡村振兴 健康好茶”为主题的2021广东东西部乡村振兴茶文化节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茶采购商列明采购需求,在茶文化节现场的逆采购区与参展的优秀茶企洽谈,共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有种植基地、有生产能力、有供应链的茶企是我们最优先纳入合作考虑范畴的。”茶采购商、广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正皓茶业董事长潘坚提出了他对茶叶采购的要求。
卖茶就卖茶,怎么还玩起了文化?乍看或许奇怪,但其实一点也不唐突:不仅因为文化对消费有无差别的加成作用,更因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起源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以说,古诗词中的茶折射出了国人的处世智慧与生活态度。因此,举办茶文化节可以说“正确得不能再正确”,对普及茶文化、促进茶消费都自有其意义。
从业已见诸报端的内容来看,亲身体验过茶文化节的众人大抵都有耳目一新之感。譬如,茶艺师可以操作提线木偶冲茶、端茶,让人大呼精彩。不过,此次文化节最大的功效,或许不在于大众消费者,而在于专业的参展商,包括茶叶消费供需两端的买家与卖家。结合消费帮扶的大背景来看,这种涵盖逆采购等多重特征在内的线下线上产销对接,都是对买家和卖家的一次锤炼,会让他们逐渐“耳聪目明”起来。
不难发现,消费帮扶的初衷指向帮扶,但置于市场的语境下审视,其核心恐怕还在消费二字,经由消费这一动作的完成和不断累积之后,帮扶的效果自会显现,而且是一种更优选择。从能力维度来看,所有的欠发达只是能力贫困的结果。所以,帮扶的最优解是激发内生动力,在于授人以渔。就此而言,消费帮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教育“渔夫”怎样收获“鱼满仓”,显然更有长期效果。
深入来看,消费帮扶的媒介是消费,当帮扶告别行政摊派,而是拥抱市场规律、运用经济规则,这种消费就可以完成对市场经济懵懂闯入者的启蒙。换言之,当拥有了商品经济的意识与“长袖善舞”的技巧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者、供应商才能有更多斩断穷根、创富造富的依凭与底气。至于是谁把他们教育得慢慢聪明起来的,自然就是作为买方的采购商。
从报道看,采购商对茶企提了三方面要求,分别是安全底线、精准定位和有产业懂营销。其实,对所有农产品企业而言,这三条可以说都适用:安全自然不用多说,精准定位说的其实是差异化战略:当行业头部企业用规模化总成本最低的策略占领多数市场的时候,余下的企业就必须聚焦某一个细分客户群体,推出特定性的产品以此去赢得自身的竞争“红点”。
至于要怎么实现,关键还得针对特殊场景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这一点和“有产业、懂营销”也有密切关联。以咖啡为例,在速溶这个细分领域,就有企业就创新推出了一款产品,即便用冷水都可以冲开,而且一点也不影响口感。同样,当喝茶和便捷、健康等碰撞到一起,相信也会有更多元的需求涌现,倘若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都有建树,爆款或许就在路上了。
或许有人会问,采购商不断提要求利己吗?当然,他们不断的“刁难”,其实是在不断提高筛选效率,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这不正是双赢的聪明选择吗?而聪明的卖家与买家多了,这既是市场之幸,客观上也是广大消费者的福气。
(胡一刀,时评人)
上一篇:
“银发低头族”
下一篇:
新征地制度实施中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上一篇:
“银发低头族”
下一篇:
新征地制度实施中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