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反对食品浪费必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21日版次:02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剑指多个食品浪费环节,再次将“反对浪费,节约粮食”提上日程,是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粮食生产、储存运输、食品消费等环节存在的损失浪费问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6方面18条具体工作,包括推进粮食节约减损,遏制餐饮行业食品浪费,加强公共机构餐饮节约等方方面面,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以“光盘行动”为代表的全社会反粮食浪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是从中长期看,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损耗浪费严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
  “扶墙进、扶墙出”的自助餐一直是食品浪费的重灾区。为解决自助餐“拿得多吃得少”浪费现象,《方案》明确,督促餐饮外卖平台、餐饮服务经营者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支持自助餐服务单位实施对消费者浪费行为适当加收费用的措施。《方案》基于以往的经验,从建构长效机制的角度考虑,通过一定程度的经济处罚,对浪费食品的消费者进行警示和提醒,倒逼其养成“光盘”的用餐习惯,于无形中树立节约意识。
  当前,“大胃王”吃播也成为粮食浪费的重灾区。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制作发布传播暴饮暴食视频节目,且拒不整改者,最高罚10万元。此次《方案》再次对“吃播”等浪费食品的视频、节目发出禁令,“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或节目停播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于继续浪费食品的“吃播”,依法惩治。坚决不允许部分主播以吃播为名,行浪费粮食之实!随着《方案》落地,进一步明确了平台责任,约束那些以吃得多、吃得怪来博取眼球的节目,更是能有效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念,让中华美食文化回归正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方案》从浪费产生的全流程入手,从指导配置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持续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功能,到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再到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优惠价格销售临近“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明确牵头部门和执法主体,兼顾约束和倡导,通过全链条协同发力,精准“下刀”,每一条举措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织密扎牢反对食品浪费的篱笆,是既利当前、又惠及长远的一举多得之策。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观念永不过时,只有全民凝聚起节粮减损的共识,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爱惜每一粒粮食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紧绷节约粮食这根弦,才能端牢“中国饭碗”,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转载自12月20日人民网,作者孟哲)
“网红儿童”
  新闻背景:近期,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不少家长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近日,文旅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12月20日《人民日报》)
  @汪昌莲:2020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通知,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禁令发布后,涉及未成年人的自媒体内容,必然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经历了一番乱象之后,如今国内许多大直播平台都不为16岁以下未成年人设置注册通道,但一些小平台上仍有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可见,禁炒“网红儿童”,关键是堵住监管漏洞。应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等条款纳入其中,从源头上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拿出一个果断强硬的管理措施,除了出台网络主播“禁童令”之外,建立网络直播申报、审批制度,对审查通过的直播平台在播内容进行实时播控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此外,应对网络直播中的暴力、低俗、危险内容和不文明语言作出严格限制,将未成年人的“视界”限定在保护的范围内。特别要完善监管措施,建立网络主播实名制及信息共享“黑名单”体系,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能放任主播传播非法视频,侵害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权益。
  @张冬梅:一些家长因为把孩子视作挣钱工具,刻意打造儿童网红,而得了一个“啃小族”的名号。然而,未成年人不该被功利捆绑、为流量左右,更不当沦为他人捞金的工具。在此意义上说,“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这给一些“啃小族”和网络平台一记当头棒喝,有助于切断他们靠儿童网红牟利的“钱途”。
  禁炒“网红儿童”就是为网络环境整治再加码,为未成年人保护筑起更强防火墙。这告诫那些“啃小”的父母该歇歇了,别再透支孩子的未来,也提醒那些推波助澜的网络平台加强自律、及时“刹车”。对炒作“网红儿童”行为乱象“零容忍”,更要“严落实”。只有各方合力,才能还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一个干净美好的网上乐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