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家书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4月19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各地图书馆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家书屋,正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教育农民、服务农业,乡村阅读气氛越来越浓厚,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汇聚了精神力量。
  @魏玉山:对于延伸农家书屋服务,我有这样几点建议:第一,网点布局创新。可以与电商、农资超市、邮政服务网点、电信移动网点、党员服务站等结合,提高综合服务功能。第二,书屋功能创新。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阅读、与商店、银行网点等结合,代办电费、水费等,增加书屋人气。第三,管理员队伍创新。大学生村官、新乡贤、热心人士等都可以选择。第四,选书模式创新。从专家选书到农民选书转变。把选书的权利逐渐下放,把农民真正想看的书配送下去,更多尊重农民的选择权。第五,配书模式创新。可以和出版社、新华书店甚至民营书店结合起来。第六,技术服务创新。很多数字阅读终端可以应用到农家书屋中,通过技术创新吸引年轻人。
  @风雨:农家书屋姓“农”就是要有“农”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图书馆的“微缩农村版”,在书架上随便摆上几本书做做样子,而是要下气力研究农村读者这一群体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在书目的选择上既要结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关注农村发展,也要注重可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服务上必须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照顾到农村读者的实际需求。
  农家书屋的建设有效地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也让文化共享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但是对作为扎根在农村、面向农民的农家书屋来讲,只有具备“农”的属性并真正做到姓“农”,才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更好地服务“三农”。
  @倪银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下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从总体上看,乡村振兴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但是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乡村文化的振兴,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而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振兴乡村文化就要把农家书屋建设好,将其打造成亿万农民群众的“文化粮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将农家书屋打造成“文化粮仓”,选址要科学,服务要升级,供给要精准。根据实际情况精准供给,突出差异化和个性化。在具体操作上,要以解决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对路为突破口,多推出“订单式服务”,多提供群众需要的“鲜货”“干货”,把阅读变成悦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