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业生产为什么 总以家庭为单位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7月23日
版次:
02
美国社会学家布利兹坦认为,家庭的功能是无所不包的。“所有的家庭组织,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其重要意义都在于:家庭对绝大多数成员来讲,是包罗万象的,家庭无论大小,是成员社交与私人生活的稳定的中心。家庭成员常常聚会,这是其他群体成员所不及的。个体最为关切的福利与物质的分配、信息的交流,只有在家庭中才有可能。人们总是以家庭为出发点,随即向其他组织靠拢。”
就农业生产而言,迄今为止,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农村的家庭是一个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于一体的组织单位,“男耕女织”是这种一体化生产功能的集中体现。我国农村的家庭、亲属组织是一种固有的、可再生的经济资源。以家庭组织为单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我国农村固有的经济资源,即血缘家庭的内聚力。
在家庭内部,成员间并没有严格、明确的分工,如在家庭中,洗衣、做饭、购物、照看小孩、农活等,并没具体规定由谁负责,家庭成员都可兼任。家庭成员间的了解与合作是全面的,而且是无私的。人的利他行为只有在家庭成员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无论是带有本能性质的抚养行为,还是带有道德和责任性质的赡养行为,都表现出了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的利他行为特征,进而表现出很强的家庭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家庭行为规范不是靠严格的规章、法律、制度等措施来实现,而主要靠个人的自觉,通过风俗、习惯、道德、社会舆论等非正式控制手段来维系。 □朱启臻
上一篇:
女子36岁当奶奶,农村早婚现象值得警惕
下一篇:
上一篇:
女子36岁当奶奶,农村早婚现象值得警惕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