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孙宝国:一道预制菜做好做精 就能成就一个产业

院士支招预制菜④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8月06日版次:11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料和食品风味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

  编者按 近日,由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预制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世界美食之都——广东佛山顺德举行。
  中国工程院十大院士聚焦预制食品学科前沿,还和广东预制菜头部企业集体面对面交流,就当今新兴产业预制菜的发展建言献策,给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新势能。“最强大脑”团队的到来,掀起一股广东预制菜产业旋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料和食品风味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受邀出席并致辞,随后做《中国预制菜发展趋势》主题报告,针对预制菜未来趋势、产业方向、发展要求等行业内热点话题,与在场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保证风味和健康是大势所趋
   预制菜产业方兴未艾,风头正盛,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孙宝国预测,预制菜的未来发展可能会比预计的还要更快,5年内将成为超万亿元产业。
  “预制菜要做到既好吃,又有益于健康。风味+健康双导向是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孙宝国表示,风味是食品的灵魂,对预制菜风味品质的研发要理直气壮。孙宝国认为,要提升预制菜的营养和健康水平,对营养素进行量化。要让大众不仅能吃得开心,还能吃得明白,这是预制菜未来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预制菜“飘香全国”,众多企业纷纷入局。如何在星星多月亮少的产业格局中脱颖而出?孙宝国认为预制菜企业必须做到突出重点、扬长避短。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菜肴种类数以万计,“把一道菜做好、做精就能成就一个产业。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风味和健康双重需要的预制菜才会有生命力,也只有性能价格比高的预制菜才会有竞争力。”
炒菜锅要变成“炒菜机”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预制菜企业若想异军突起,同样也要进行科技创新,提升风味质量和健康水平。在孙宝国看来,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够实现预制菜的美味与健康兼得,真正做到“减盐不减风味”、“减油不减香味”、“减糖不减甜味”。此外,聚焦预制菜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发研究,对预制菜风味保鲜也至关重要。
  “预制菜必将助力藏粮于食、藏粮于民,提升对食物的应急水平和保障能力。”孙宝国表示,规模化、现代化是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方向。预制菜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并不意味着把锅做大,而是要借助现代科技来提升改造预制菜的制作工艺,实现由手艺到工艺,由经验到科学,由人工操作到智能控制的飞跃。“这条路一定要走出去,并且一定要走好,走得越快越好,预制菜就会发展得越好。” □喻淑琴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料和食品风味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