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别让农民在进城买房潮中失去家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8月20日版次:02
  释放农民消费潜力、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再次成为全国多地推动楼市发展的一大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包括吉林省延吉、吉林省吉林、江苏省泰州、湖北省黄冈、贵州省遵义、安徽省潜山、黑龙江省佳木斯、吉林省长春等城市以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江苏盐城阜宁县等地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相关政策。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已成为多地的固定动作。表面看,这是为了推动城镇化,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事实上,尽管很多农民还在农村务农,但子女或者亲戚朋友已经在城镇里生活居住。并且,随着大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要去上更好的学校,也有进城买房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农民能进城买房是好事一桩,可当下的画风好像有点不对。农民手里有闲钱,改善生活自然值得提倡,但问题在于当下的经济环境不够理想。农民不像城里人,有相对稳定的劳动收入。县城房价跟大城市比的确不算贵,一旦跟当地农民的收入比起来,似乎又无法承担。这种情况下鼓励农民进城买房,难免会让人觉得自己就是“韭菜”。房地产本来就是城市化的产物,如今市场萎靡时想到农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城市生病,农村吃药”吗?
  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历史阶段,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增速换挡。房地产市场形势如何,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1205万人,创下26年来新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的中后期,其发展趋势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将逐步放缓。在在表明,房地产未来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快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挑战必将接踵而来,而这些挑战农民显然无法应对。
  过去,房产价格持续攀高,人们热衷买房是因为有涨价预期。而涨价预期又跟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速分不开。如今,在预期明显降低的背景下,纷纷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是非常不合适、不人道的。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商品房背后,附着的是户口及一系列福利。如果当地没有能力兑现福利、提供足够多的岗位,以农民文化程度、劳动技能普遍不高的条件,自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到时就真没有退路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让无数农民及其后代进城。这份丰功伟业举世无双。但快速发展的成效,往往容易掩盖其隐藏的问题。城市在进步,农民也需要时间完成思想与能力的进化。况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村里的宅基地,足以让人安居;村里的耕地,也为人们的乐业提供了保障。有了这两样,虽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会守住安全的底线。
  而房地产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去化解。农民不是韭菜,更不是谁嘴里的肥肉,想起来就割一下咬一口。他们能否顺利进城,取决于诸多环节能否顺畅对接。比如,稳定的工作收入,新农合与城市医保的转换,小区生活能否习惯,陌生社会能否适应……这一切,都是比进城买房更为紧迫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还是少点所谓的“鼓励”吧!        (作者叶雨,时评人)

下一篇:“规范盲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