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男婴腹部连着寄生胎
出生2天手术完整剥离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0日
版次:
12
本是单卵双生双胞胎,但一个胎儿发育不好,“钻”进另一个胎儿身体里,出现“寄生胎”。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产前咨询、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为刚出生的男婴及时精准手术,切下一个完整的“寄生胎”。术后经过康复治疗,男婴身体健康,目前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寄生胎是一种罕见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为1/50万-1/100万。目前全球仅报道200余例。
产检双胎“粘”在一起
今年3月,怀孕3个月的严女士(化名)在当地医院孕检时,医生发现她腹中的胎儿多处异常,早期唐氏筛查也提示高风险。进一步检查发现,腹中的胎儿为双胎,但两个胎儿“粘”在了一块,其中一个仅见下肢及臀部。辗转多家医院后,医生们的看法较为一致,怀疑寄生胎。
胎儿能不能留?严女士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产前咨询门诊。经咨询专家后,她和家人决定留下孩子。
该院普外一科副主任毛建雄介绍,当时他详细阅读了超声报告,发现两个胎儿腹壁相连,连接通道直径约2厘米。其中,寄生胎儿无头、无心脏,但有四肢。这类孩子出生后,需要仔细评估是否有重要内脏、血管与寄生胎相连,再通过手术将重要器官分离,处理好血管,切除多余组织,“我们相信,手术后这个宝宝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健康成长。”
寄生胎手术两难点
8月22日,严女士产下一名男婴,重约2.9公斤。很快,宝宝就被转运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专家指出,寄生胎手术有两大难点:其一,患儿脏器小、血管细,操作视野小,手术时间必须尽可能快;其二,寄生胎较大,而且部分血管、重要器官与患儿相通,需要小心处理,避免术中出现严重贫血或心衰。
经过多学科讨论,深圳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患儿制定了手术及麻醉方案。8月24日,手术开始。在麻醉团队的细心守护下,医生小心地切开寄生胎与患儿共同连接部位的皮肤,分离出供应寄生胎的动静脉,找到寄生胎的肠管。探查发现,寄生胎肠管通过共同通道进入患儿体内,在患儿肝脏表面形成自己独立的腹腔。
当分离脐膨出后,发现寄生胎肠管是个末端,医生们松了口气,这说明寄生胎的肠管与患儿的肠管不相通,寄生胎肠管只是借助了患儿一部分腹腔空间。
清理完粘连的重要器官及肠道后,接着要处理血管问题。医生们小心翼翼地逐条处理血管,用血管夹钳夹住血管后观察患儿的指标变化,再结扎切断。当处理到最后一根血管,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经过3小时20分钟的手术,寄生胎被完全剥离。
经过测重,寄生胎重约260克。由于手术精细,手术出血不超5ml。术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宝宝恢复良好,不久后顺利出院。近日,回院复查时健康状况良好。
产前筛查优生优育
据介绍,寄生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是指完整胎体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个或几个不完整的胎体,遗传学又称“胎中胎”,发病率为1/50万-1/100万。寄生胎一般只发生在同卵双胞胎中,正常两个胚胎会发育成双胞胎,如果两个胚胎一大一小,且小的发育不良,小的胚胎就有可能被大的胚胎包裹,甚至被吸收消化掉,最终形成寄生胎。
医生呼吁,准妈妈要重视产前筛查,按照规范的流程参加产检,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由医学团队进行严谨、科学的评估,适时干预。 □黄思华
上一篇:
特殊类型直肠癌 免疫治疗可获愈
下一篇:
川贝白鸽汤 润肺防秋燥
上一篇:
特殊类型直肠癌 免疫治疗可获愈
下一篇:
川贝白鸽汤 润肺防秋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