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热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赊小鸡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4日
版次:
13
乡下,村民有养小鸡的习惯。
太阳刚挂在村东边那棵歪脖子大柳树枝丫上,圆盘似的红彤彤的,被薄薄的雾气缠绕着,仿佛离家的大人被孩子的不舍而无奈地拉扯着。
静谧温馨的气息,布满了小村早晨的每一个角落。刚吃过早饭的村民们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出现在了大街上老憨家那个小得不能再小、仿佛一包袱就能全部包走的小卖部门口。
“小鸡小鸡,赊小鸡了。”骑车人打开了绑在车把上的扩音器。声音清晰洪亮传出好远。妇女们纷纷跑出家门,叽叽喳喳地围住了卖鸡的周围。见妇女们围了上来,赊小鸡的搭好摩托车,摘下头盔,一个面似憨厚的中年汉子展现在了众人面前。中年汉子不慌不忙掀开鸡笼,“保管都是母鸡,包赊!不是母鸡分文不收。”看着一笼叽叽喳喳、活泼可爱的小鸡仔,妇女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她们凑在一起边说边挑选着,辨别着雏鸡颜色的深浅,比较着雏鸡体形的肥与瘦,当然最关心是公还是母。
卖鸡人从挂在摩托车把上的皮包里摸出一把浸过水的小米粒,另一只手把小鸡往一边一推,闪出了一个不大的空间,小米往箩筐里一撒,小鸡们立刻跳跃着,跌跌撞撞地簇拥着抢食吃起来了。
在乡下,村民有养小鸡的习惯。过了清明节气,寒冷已褪去,春风拂面到处暖融融的。正是养小鸡的好时候。
大部分的农户都喜欢买母鸡养,因为收入产出性价比高。一来下的蛋能丰富一下全家人的伙食,二来卖掉后,一家人的油盐酱醋也有了着落。不像公鸡光吃长肉慢,去掉饲料粮食钱,真是赔钱货。
“怎么卖的?”妇女们一边挑选着,一边七嘴八舌地询问着。
卖鸡人装出一副不慌不忙的神态:“卖1元1只,赊2元1只。拿户口本登记,秋后收钱就行。”
买比赊便宜了一半,这个账谁都能算得出来,现在的生活也不是以前那种困窘的时候了,三十元二十元的都能拿得出来。妇女们盘算着。
“我买十只!”
“我要二十只!”
“我要……!”
大伙儿心照不宣,纷纷掏钱买,竟没有一个赊的。不一会儿三笼小鸡就卖完了,几个没买到小鸡的妇女后悔不迭。卖鸡人高兴地骑上摩托车,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一晃秋天到了,小鸡都已长大,一个个身材魁梧,毛色鲜亮,头顶却长出了大大的鸡冠。“喔、喔、喔。”一声公鸡特有的引吭高歌,惊醒了梦中人。
大伙不知道,原来赊鸡人琢磨透了买鸡人的心理,专门从孵化场进的人家蛋鸡场不要的公鸡后,以赊的名义促销。其实小鸡的进价才二三毛钱一只呢! □张洪明
乡下,村民有养小鸡的习惯。
上一篇:
守村人
下一篇:
上一篇:
守村人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