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城乡两种文明 应该是共存的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9日版次:02
| 农讲所 |
  过去我们为了城市的发展,把乡村搞得太单一,乡村需要有丰富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它需要有活力,要对农民的土地利益有更多的顾及。
  在上一轮的城市化中,基本观念是把城市当终极目标,认为说“把人都市民化,乡村搞到最后没了,这不就现代化了嘛。”那么这个观念要变,人类的现代化如果只有城市没有乡村,是要出问题的。拉美的城市是扩张极快的,但它的农村问题就很大,农村没有投资,农民教育成问题,城乡之间产生非常大的问题。未来的城和乡之间,应该是融合状态——有乡有城,它有功能的差别,但不会有发展的差距。这两种文明——农业的乡村文明和工业的城市文明,应该是共存的。
  上一轮城市化中,我们的土地制度支撑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我们确定未来的城乡形态是融合形态,我们的产业、公共服务、人的居住和生活也完全是一个新的形态,那土地制度怎么去支持、支撑中国这种新的城乡融合形态?是需要考虑的。
  西方的郊区化是在城市化率70%以后——郊区化就是城乡融合,到那个阶段,城市的很多要素会往乡村跑,公共设施、产业,甚至社会服务都往下走。这样的话,城和乡之间就不会是一种完全隔离、等级森严的状态,而是个连续体,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中国的土地制度要支撑这种新的形态,就需要有大的改变,包括征地制度、城乡规划制度……土地用于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等诸多问题,都要做重新思考。             □刘守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