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村干部为什么 不必完全职业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9日版次:02
  城市基层干部与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一是难以兼业,城市基层干部的岗位必须是全职的正规职业;二是干部在陌生人社会中开展工作,没有丰富的人情关系资源可资借用,完全职业化可以说是更为合适方便的选择。毋庸讳言,在干部完全职业化的情况下,城市基层自治的水平和乡村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最直观的表现是,居委会选举的竞争性是非常低的,而且投票率也远低于村委会选举。相应的,城市基层治理的成本也远高于乡村治理,城市是社会系统的核心区域,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治理资源,这在社会系统边缘的乡村地区就显得没有必要。
  乡村社会系统相对保守,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存续了一些传统的社会整合因素,这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资源,替代了国家的一部分财政投入。就老传统而言,乡村社会中会有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和一些自发的民间社会组织,帮助维系了社会团结。村干部通常都是土生土长的,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个人的人情和面子。就社会主义新传统而言,主要指的是与集体有关的制度和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国家财力配备不足的部分,需要村干部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弥补,保持半职业化的状态对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有正面意义的。集体精神已经大大地衰落了,但集体记忆在老龄化的村庄中还是真实地存在着。既然有这些传统资源可以借用,村干部没有必要像城镇社区干部一样实现完全的职业化。                     □熊万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