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附骨之疽不是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9日版次:13
| 一针见血 |
  2019年第1期《随笔》杂志刊载的《家庭革命中的顾颉刚》中有一段说:“顾颉刚说一个人对社会厌倦了还可以拂袖而去,然而家庭里发生尊幼之间的心志不一,‘直是附骨之蛆’,是无法摆脱的。”这里的“附骨之蛆”错了,应是“附骨之疽”。
  疽,指结成块状的恶疮。附骨之疽,即紧贴着骨头生长的毒疮,比喻侵入到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七章:“这种行动不但可以截断京汉路的交通,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奉军视为附骨之疽。”
  “蛆”,指蝇类的幼虫,也比喻专干坏事的卑鄙可耻之徒。古今汉语中都没有“附骨之蛆”的说法。      □得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