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任溶溶:一辈子就是为孩子们写书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
13
任溶溶,广东鹤山人,生于上海,享年100岁。
他是童话形象“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他翻译的《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全集》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总字数逾千万字……
9月22日凌晨,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在睡梦中逝世,享年100岁。任溶溶曾说:“我做过的工作很多,但主要是儿童文学工作。这个工作太有意思了,万一我返老还童,再活一次,我还是想做这个工作。”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5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在女儿出生那年,任溶溶开始创作儿童文学,顺手“借来”女儿的名字作为笔名。任溶溶的心里好像住着一个大孩子,这份童心伴随他一生。
他曾在耄耋之年回忆:“写作是我最爱做的事。”他翻译的许多作品给小朋友带来快乐,也给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长期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对任溶溶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他在《我叫任溶溶,我又不叫任溶溶》一文中写道:“我一直翻译人家的东西,有时感到很不满足,觉得自己也有话要说,有时一面翻译,一面还对原作有意见,心想,要是让我写,我一定换一种写法,保管孩子们更喜欢。”
于是,他用小本子记下生活中的故事并尝试自己创作,创作了《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等一批儿童诗。1956年,任溶溶发表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丢三落四的“没头脑”,别别扭扭的“不高兴”,两个诙谐幽默的经典儿童文学形象后来被搬上银幕,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
谈及创作过程,任溶溶曾回忆道:“当时距离截稿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所以不快也不行,半个小时就写了5000多字。”任溶溶曾说,他自己就是个“没头脑”。不过,他可不是“不高兴”,而是个“大快活”,感觉自己“天生就是做儿童文学这一行的”。
作家殷健灵回忆,任老是个乐天派,既受人尊敬,又非常受欢迎,“他的百岁人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新鲜、灵动、跳脱的想象力扑面而来”。
任溶溶通晓多国语言文字,翻译了大量英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等语种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张纸、一支笔、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一页一页‘爬格子’。”这是亲人眼中任溶溶的日常。他就像黄牛一样,在儿童文学这块土地上一辈子笔耕不辍。
《安徒生童话全集》《夏洛的网》《木偶奇遇记》等儿童文学经典,经由任溶溶的翻译,在几代读者中广为流传。翻译完《夏洛的网》,任溶溶已经80岁了。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任溶溶翻译的最新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获得丹麦官方授权。这套《安徒生童话全集》字数近百万,难以想象一位耄耋老人是怎样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任溶溶曾说:“我一辈子就是为孩子们写书。”在《没头脑和不高兴》单行本出版时,任溶溶曾写下一段话。他对小读者说:“我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它能给你一点快乐。”
□来源:人民日报
任溶溶,广东鹤山人,生于上海,享年100岁。
上一篇:
附骨之疽不是蛆
下一篇:
一小时能带来什么
上一篇:
附骨之疽不是蛆
下一篇:
一小时能带来什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