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科学降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0月27日版次:11
  不少人认为,只有胖子才会有高血脂,其实不然,身材苗条的人也可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或者家族性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同样应引起重视。据统计,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科学降脂,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脂是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类脂等的总称。很多血脂异常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定期检查血脂可以及早发现血脂异常,还可预测和评估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体检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甘油三酯(TG):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伴发急性胰腺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脂,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或有烟酒等高危因素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一次血脂。
  血脂是否正常,需要特别关注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数值,因为这个脂蛋白分子量特别小,容易通过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进而诱发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一般人群LDL-C应控制在3.4mmol/L以下;如果是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肥胖、抽烟的,建议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既往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建议LDL-C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
  控制血脂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控制甜食,注意戒烟戒酒;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如散步、跑步、做操、太极拳、游泳、打乒乓球等。
  第二,药物干预。血脂升高是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对于原发性高脂血症,建议长期服药,并遵医嘱做好监测。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科
邹燕敦主任医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