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让技能人才为制造业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12月10日
版次:
02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在日前结束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代表团蝉联金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展现了中国年轻一代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人才贡献了巨大力量。如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自然变得更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随着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落幕,如何用好比赛影响力,继续提高大国工匠的整体技能水平,成为我们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职业技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才会被迫做出的选择。这种偏见可谓根深蒂固,已经影响到很多学生的职业选择。面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大趋势,相关技能人才的短板开始凸显。新职业将创造超千万的社会岗位和就业机会,问题在于如何让社会就业群体和新职业工种能更精准地匹配。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它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土壤。职业技能人才也是如此,需要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畅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截至2021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这些进展固然令人欣喜,但社会偏见和收入水平都影响着人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依然存在,知识体系陈旧、人才不匹配的情况比比皆是。
世界技能大赛对于普通人的意义,也许正在于它为大家上了一堂普及课。那些获奖选手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或就读院校后,大都成了技能明星,不少选手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切不可认为这些都只是个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人身边只要有成功案例,就会出现一传十、十传百的连锁效应。因此,各地要继续发挥大赛影响力,让更多劳动者看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今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上述大赛示范效应,还应破解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二是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三是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四是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相信通过推动技能人才大发展,定能破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让我国制造业在新时代迸发出无限活力。
(作者闻夕,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医美”
上一篇:
下一篇:
“医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