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力保障”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2月09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供销总社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全系统坚决扛起农资保供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业生产用肥用药稳定供应,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2月5日新华社)
@供宗: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不断创新优化农资服务内容和方式,因地因苗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应对防范春旱、倒春寒、病虫害等灾害,大力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组织开展送产品、送技术、送服务的供销农资下乡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供应、优化服务,降低农资流通成本。加强农资市场监测,积极做好调查调度,及时掌握本地春耕农资供应进展情况,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据了解,为保障今年春耕农资供应充足,自去年农资冬储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大采购、调运和储备力度,2022年四季度累计从工厂采购肥料4163.2万吨、农药43.3万吨,预计今年1月至4月还将采购肥料3500万吨、农药30万吨左右,并将按照有关部门安排有序投放市场,让农民能够及时用上放心农资。
@陈甬军:上世纪80年代取消统购统销后,供销社系统农产品经营受到冲击。近年来,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供销社农产品经营逐步恢复,经营规模稳步扩大。但随着电商物流体系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农资调配的市场力量日趋发达,供销社这一时代产物在当下还能发挥哪些独特优势?
重建供销社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合作经济的功能。供销社承担着相当一部分资源调配的政治职能,更多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下振兴农村的手段。它与不同经济成份的网点,在地头田间纵向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横向形成多种类型的农资生态链。
相比于发达的市场化电商物流体系,供销社系统以本地农资调配和资源整合能力见长,通常以供销社下属成立的公司企业为载体,拉伸本地农产品价值链,为农户提供技能、资金等支持,下沉田间市场更深,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服务。
上一篇:
万象“耕”新,力保粮食生产开局稳
下一篇:
摆脱“县级市思维” 是昆山成功的关键
上一篇:
万象“耕”新,力保粮食生产开局稳
下一篇:
摆脱“县级市思维” 是昆山成功的关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