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校园欺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3月28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期,网传“临高县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对此,海南省临高县立即组织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与核实。针对此次事件发现的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临高县已启动问责调查程序,对严重失职失责的学校校长予以免职,其他相关人员责任处理结果后续将及时向社会通报。(3月24日澎湃新闻)
@汪昌莲: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及受害者都是学生,无论是对受害者,还是对施暴者,都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危害。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性格养成,及日后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也会助长施暴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校园欺凌事件,通常会被学校及家长,以“息事宁人”的态度进行处理,多数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这与现有的法律规定缺失有一定关系。海南临高发生群体性“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再次警示社会,必须立法治理校园欺凌,精准保护“少年的你”。
首先,应适时出台《反校园欺凌法》,解决《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内容不够完备、法律效力位阶较低等现实问题,并将责任追究制度纳入其中。同时,对校园霸凌行为作出明确界定,为惩处校园霸凌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对责任年龄作出重新划定,在刑事责任年龄的基础上,校园霸凌专项法律重点弥补对低龄霸凌行为的惩戒。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如果发生校园霸凌事件,且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将对校长和班主任等进行问责查处。
@王钟的:铲除发生校园欺凌的土壤,关键在学校,根源在家庭和社会。绝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伴随着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监管不力,家庭暴力频发,社会不良风气污染等问题。对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实施暴力、虐待行为的时候,是嚣张的施暴者,而就他们的成长环境而言,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校园欺凌的实施者毕竟是孩子,并非天生“十恶不赦”之人,在坚持依法依规严惩的同时,也要注意从源头阻断校园欺凌,让更多孩子明辨是非,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正视并公平地处置校园欺凌,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然,要认识到治理校园欺凌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注定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斗争。我国社会城乡和地区差异大,不同环境中的校园欺凌有不同表现,这也要求有关部门不断细化工作,根据当地校园欺凌的特征“对症下药”。当然,从源头上说,还是要继续推进教育公平,让善意得到回报,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向上的希望,而不是在暴力与施虐中自我沉沦。
上一篇:
掘金预制菜须找到自身价值“红点”
下一篇:
给超龄农民工出路 给年轻农民工盼头
上一篇:
掘金预制菜须找到自身价值“红点”
下一篇:
给超龄农民工出路 给年轻农民工盼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