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1个畜禽新品种、2个新资源拟通过国审(鉴)定

分别为“乡下黑猪”“粤西卷羽鸡”“阳春白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13日版次:08
  南方农村报讯 4月10日,全国畜牧总站官网发布消息,山下长黑等6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红灯笼猪等13个畜禽遗传资源通过鉴定。根据《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审定鉴定结果予以公示,本次审定鉴定结果公示期为一个月,自2023年4月7日至2023年5月6日。其中,广东黑猪新品种“乡下黑猪”,以及2个畜禽新资源“粤西卷羽鸡”“阳春白鹅”位列公示名单。
  据了解,“乡下黑猪”是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广东壹号地方猪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培育,华南农业大学、遂溪壹号畜牧有限公司参与培育,历经10余年培育的黑猪新品种。
  “乡下黑猪”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借助常规选育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聚合了多个生态区域的品种资源,包括综合经济性能优良、瘦肉率高的杜洛克,肌内脂肪高的莱芜猪,哺育能力强的圩猪,体质结实的湘西黑猪以及肌纤维细嫩的小耳花猪,集不同特点的4个地方猪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的优良基因融于一体,遗传基础丰富,可满足不同区域优质肉消费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粤西卷羽鸡”,是产于广东粤西一带的特色肉鸡品种资源,早在两晋时期郭义恭所著《广志》就有记载,历史悠久。
  据了解,为保护这一国内外罕见的稀有特色鸡种资源,重新发挥其特有的全身羽毛翻卷、散热性能良好、能抗高温环境等品种优势,自2011年开始,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晋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应学院、广东盈富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持续十年较为系统的种质特性研究,不仅使濒于灭绝边缘的粤西卷毛鸡遗传资源得以抢救、保护,还揭示出卷羽性状的内在分子遗传机制,为粤西卷羽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阳春白鹅”,原产于广东省阳春市,养殖历史悠久,据《广东通史》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它是国内少有中大型白羽鹅种,也是广东省内唯一全白羽色鹅种。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屠宰率高,适应性强。阳春白鹅肉质丰厚、肉味鲜甜,消费方式多样化,可煲汤、白切,也可卤鹅、烧鹅,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水禽科技创新团队与阳春市岗美镇晖腾鹅养殖场联合挖掘开发阳春白鹅这一地方新资源,对阳春白鹅进行复壮提纯和优质特性遗传机制研究,已建立阳春白鹅保种场和扩繁场,为阳春白鹅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李少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