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孕妈发生急产如何科学应对?

产科专家总结“十要点”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5月02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近日,深圳一男子在当地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下,在家里为急产的妻子完成接生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幸而有惊无险,大家都为调度员处变不惊的专业指挥和奶爸虽惊不乱的科学应对点赞。
  从规律宫缩出现到分娩,少于3个小时称为急产,多数发生于经产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产房区护长邱明英提醒,二胎妈妈千万不要因有过生产经验就掉以轻心,特别已有见红、破水、宫缩阵痛时,要抓紧时间到医院待产。假如产妇发生急产,为了避免孩子生在路上,最好直接留在家里分娩,同时拨打120电话,请急救中心派最近的医生到家里协助分娩。
120“云”指导接生
  “光听录音就紧张到不行!”近日在网络平台流传的一段深圳120调度员“在线”指导二胎爸爸接生、抢救的电话录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评论。当天,康先生的太太发生急产,紧急呼叫120时宝宝头部已经出来了,情况紧急,调度员立马派出救护车,并按照产科流程指导康先生接生。
  让人揪心的是,孩子出来后全身黑紫,没有呼吸,男子又在调度员指导下做了心肺复苏,幸而宝宝终于哭出声来,120也及时赶到,产妇和宝宝被转送至医院。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什么是急产呢?邱明英护长介绍,从规律下腹疼痛到宝宝及胎盘娩出的总时间不足3小时,称为急产。通俗地说,就是生娃过程十分急骤、迅速,部分产妇可能仅有几次腹痛后,娃就生出来了。通常情况下急产多发生于有过分娩经历的经产妇,尤其是距离上次生产1-3年内的妈妈。
  发生急产时通常有以下表现,需要孕妈们引起注意:
  1.孕晚期的妈妈突然感觉腰腹部坠痛,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排便感;
  2.短时间内出现规律且强烈的下腹痛感,疼痛间隔时间极短(2-5分钟一次);
  3.羊膜破裂(俗称“穿羊水”)、感觉阴道部“很撑很涨”,伴随强烈的排便感,甚至可见胎头露出阴道口。
“十要点”应对急产
  若还没到医院就发生了急产,应该怎么办呢?邱明英护长表示,产妇及家属要避免慌乱,可以按照以下急救“十要点”处理:
  1.假如出门前就发现孩子已经快生出来了,最好留在家里分娩。同时拨打120,请急救中心派最近的医生到家里协助分娩。把家里的门打开,方便医生到来;
  2.指导产妇不要急于用力,应先躺在床上,臀部位置应在床中间,避开床边沿,以免宝宝出生掉落摔伤。同时让其他家属协助准备干净的毛巾,取出待产包内的护理垫备用;
  3.在产妇臀下垫干净柔软的大浴巾,最好选择待产包内的护理垫,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4.指导产妇大口“哈”气,不要屏气用力,避免胎儿太快出生导致产伤或严重的会阴裂伤。当产妇实在忍不住要用力,家属一定要在旁边,指导妈妈“哈”气,同时可协助妈妈接生;
  5.当胎儿头部娩出后可轻轻托住宝宝的头,注意不要硬拉,当宝宝的肩膀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宝宝的头和身子,慢慢向外提等待宝宝身体出来;
  6.胎儿出来后可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净口鼻的羊水及分泌物,以防宝宝吸入羊水导致肺炎,同时观察宝宝是否有哭声,如无哭声可尝试弹宝宝的脚底部刺激宝宝发出哭声;
  7.因羊水和胎脂包裹的关系,胎儿会很滑,应小心用干净毛巾包裹并擦拭干净新生儿脸上、头部及身体的羊水及分泌物。宝宝容易失温,要注意保暖,可用干净的干毛巾包好身体。包裹好宝宝后尽量将其侧身放置,避免口鼻内有羊水及分泌物误吸;
  8.胎儿娩出后,千万不要急着剪断脐带,最好等医生过来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宝宝失血过多及母婴感染的危险;
  9.通常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胎盘会伴随一阵子宫收缩娩出。假如胎盘迟迟没有排出,不用急着拉出来,等120急救车到来后再交给医生处理;
  10.等医生到来后,产妇和新生儿应跟随医生到医院住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及检查。
经产妇分娩更快
  为什么生二胎容易发生急产?据介绍,经产妇宫颈口容易变软,产道松弛,宫口打开的速度快,容易急产。特别是第一胎生产少于5小时的,第二胎的生产可能会小于3小时,甚至有些妈妈在1小时内完成分娩。
  如何避免因急产在家里或路上生娃?邱明英护长提醒,首先,孕妈们在孕期一定要按医生的指导规律产检,及时发现可能发生急产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全。
  除了二、三胎的妈妈,孕期宫颈偏短或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妈更容易发生急产,孕晚期需密切留意,及早做好分娩的准备,了解急产的相关急救要点,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如下腹腹痛或不规则的下腹坠胀感、见红、破水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无破羊水者可打车或开车自行前往,而破羊水者应呼叫120来接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