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圈子酒”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5月04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期,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部分领导干部在参加州委党校培训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多次违反干部教育培训纪律及学员管理规定未请假外出,违规聚餐饮酒,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最终,县长等24人被处分,多人被免职。
@黄豁:“圈子酒”败坏党风政风,在不知不觉中腐蚀干部队伍。有的干部不仅不对“圈子酒”说不,反而担心被圈子排斥。在云南省纪委监委《问“剑”破局》系列专题片中,面对镜头,一名参与酒局的干部坦言,虽然心里矛盾,但是不去又担心给别人留下自己不好相处的印象,也就跟着去了。有些干部面对饭局之约,内心也有过挣扎,最终难抵诱惑,步步妥协,屡屡赴约。
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行则草偃。化风成俗,营造良好社会风气需要抓住“关键少数”。要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对于干部“圈子酒”苗头,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在一些不止一次发生干部酒后失德、酒后失范、酒后失控的地区,要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清除“圈子酒”的土壤和氛围,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乔俊豪:“酒局”是“腐蚀剂”“助推剂”,从小酒桌到大贪腐,或许就在一念之间、一杯之际。别有用心之人阿谀奉承的,绝非干部本人,而是干部手中的公权力,其真正目的,绝非是与干部本人“推心置腹”,而是公权力私用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多数党员干部并非不知道“酒杯不深淹死人”的道理,“酒局”风腐问题频发,自然不能让酒来“背锅”,究其根源,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私下里、无人处,喝杯酒吃顿饭不违纪、不违法,在“自我麻醉”中一步错步步错,从而“轿夫湿鞋”、不避泥污,从浅“尝”辄止演变为躬身入“局”,最终堕入腐败泥潭无法自拔。
@林风:经过十年努力,全党作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开开小差,变些花样来喘气歇脚,甚至妄想鸣金收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并汲取教训,敬畏法纪红线,守牢自我底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时时警惕,纠树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一起行动,持续推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五一”假期已经来临,节假日是“节日病”、违规违纪的潜在高发期。从党员干部到组织集体,从纪检监察到全社会宣传行动,都要打起精神,守土尽责,严格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将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上一篇:
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篇:
村干部坐班 不能一刀切
上一篇:
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篇:
村干部坐班 不能一刀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