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小伙双手呈爪形 原是罕见平山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5月18日版次:11

  双手不对称的肌肉萎缩及肌无力。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游华玲

  21岁的小罗是一名大学生,四年来双手逐渐出现抽动、乏力,及至严重萎缩,近日,他辗转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方才揪出病因——平山病。据了解,平山病又名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临床罕见,通常发病后2-5年会停止进展。建议患者及早干预治疗,以免留下功能障碍。
双手萎缩手术修复
  小罗表示,他4年前开始感觉双手经常出现抽动的症状,因没有其他不适,就没太在意。两年前,双手明显乏力、肌肉萎缩,尤其左手萎缩明显,家长带小罗到当地医院就诊,没有查出病因。
  近半年,小罗感觉双手萎缩越来越严重,遂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小罗的症状让接诊医生想起了曾经遇到过的患者小陈,其症状与小罗非常相似,辗转多家医院没得到明确诊断,最后确诊为一种罕见的疾病——平山病。
  南医三院脊柱外科一科副主任医师王亮随即为小罗安排了相关检查,颈椎MR见膜壁分离,四肢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损害,查体见大小鱼际肌肉萎缩,腱反射正常(以手固有肌萎缩为主),结合小罗的症状,基本可以确诊小罗也患上了这种罕见病。
  据了解,平山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普通检查难以发现其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需要进行颈椎特殊体位的磁共振检查才能确诊。
  经充分沟通后,小罗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手术从颈椎前入路,将患者屈颈位MRI显示的脊髓压迫最明显的节段进行融合。术后,小罗左手手指的收缩、外展活动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
发病多见青年男性
  王亮介绍,平山病又名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是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次报告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以不对称的上肢远端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为首发症状,常累及手腕和手指并以骨间肌、小鱼际肌及前臂肌肉萎缩为著,主要见于亚裔青年男性。好发于日本、中国、印度的青年人,发病一般低于20岁。
  平山病起病隐匿,典型临床表现为双侧不对称的局限于上肢的肌肉萎缩及肌无力,以手内肌及前臂肌群萎缩为主。手内肌及前臂肌群的萎缩以尺侧为主,从而形成斜坡征。此外,还可出现寒冷麻痹、伸指震颤和肌束颤动。通常平山病患者无感觉异常,少数前期有轻度上肢不适。
  平山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可阻断疾病进展或缓解患者症状。保守治疗包括佩戴颈托和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病程长、肌力差、脊髓萎缩症状严重且快速进展,以及非手术治疗依从性差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王亮表示:“平山病通常发病后2-5年会停止进展,但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会遗留功能障碍。由于该病较罕见,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家长如果发现初高中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出现手臂以及手部肌肉萎缩,手呈爪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干预治疗。”
  双手不对称的肌肉萎缩及肌无力。

上一篇:突发偏头痛

下一篇:降压食疗三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