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女子熬夜刷短视频突发脑出血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08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唐小雨

  近日,喜欢熬夜刷短视频的47岁王女士,因突发剧烈头痛到医院急诊就医,一查竟是脑出血。好在经及时手术介入栓塞脑动脉瘤,王女士顺利脱离生命危险。
介入栓塞脑动脉瘤
  王女士入院时,急诊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环池左侧局灶性密度增高,动脉瘤破裂可能性非常大。
  接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卒中中心主任、神经科副主任蔡晓冬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就王女士的情况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随后为其进行微创介入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王女士很快头痛缓解,转危为安,恢复良好出院。
  动脉瘤破裂死亡率极高。据了解,王女士习惯熬夜刷短视频,两三点入睡几乎是常态。家人曾多次提醒,她却没有放在心上。这次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蔡晓冬表示,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高危因素。很多人认为,只有老年群体才容易出现这类疾病,如今这类病症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有潜在脑血管病变,加之沉迷电子产品,不注意休息,也会诱发脑血管意外。
控血压防再次出血
  实际上,颅内动脉瘤并非肿瘤。其是颅内血管的薄弱区域由于高血压等因素扩大、膨胀,在血管壁上形成凸起。动脉瘤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通常发生在动脉的分支点,可缓慢扩大。
  较小的动脉瘤通常没有症状,但随着瘤体扩大,会造成头痛或局部疼痛。如果动脉瘤继续扩大,可能对正常的脑组织或邻近神经产生压力,进一步导致视力困难、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记忆或言语困难,以及癫痫发作等,重则致命。
  “许多因素会诱发动脉瘤出血,包括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及其引起的症状。”蔡晓冬指出,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提重物或用力会导致大脑压力上升,致使动脉瘤破裂。强烈的情绪,如心烦意乱或生气血压升高,也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此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碱、安非他明、可卡因)也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动脉瘤一旦出血,再次出血的可能性非常高。
  “对于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蔡晓冬介绍,动脉瘤破裂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在X射线引导下,将弹簧圈放入动脉瘤中达到隔绝血液的目的,从而将其封闭。风险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开放手术夹闭动脉瘤。
  患者术后还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血压、胆固醇等全身情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