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工厂化”或成未来养虾新方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15日
版次:
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孔杰。
南方农村报记者 胡港涛 莫景文
“工厂化养殖是好的发展方向,但目前需解决部分技术空白和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杰表示,在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后,工厂化养殖模式将使对虾养殖产业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发展。
第二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暨2023对虾工业化养殖科技创新联盟年会召开前夕,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杰,深入探讨对虾种业成果与工厂化养殖等问题。
南方农村报:水产种业是保障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效?
孔杰: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邦普”)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项目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水产业首个联合育种平台。该项目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织实施,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技术支撑,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对虾种业,推动我国对虾产业高效、绿色、健康发展。
邦普的成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对虾种业问题。在种质与选种方面,邦普收集国内外凡纳滨对虾优异种质80多批次,构建了保种规模达500个家系的种质库。借助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培育出高抗、康大、快大三个新品系,核心种质已连续选育5代以上。
邦普的商品种虾具备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品质,经过特殊营养强化,具有易繁易养、产卵量大、出苗率高等特性。每年选种规模超过400个家系,种虾产能达10万对。目前,新品系已应用于多个省区,育苗与养殖性能稳定。
南方农村报:邦普2022年销种虾近3万对,您认为现阶段国内种虾水平如何?
孔杰:目前,与国外种虾相比,国内种虾已从跟跑阶段突破到并跑阶段。种虾良莠的评判标准是市场,良种本土化进程加快需市场验证。当前国内很多自主培育的品种基本可以替代国际大牌,有的性状甚至超过国外品牌。未来国内种虾在生长速度和抗病性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当这些主要性状比国外种虾更有优势时,种虾本土化进程将快速推进。
南方农村报:近年,通威、海大、恒兴等水产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工厂化养虾,您是否看好工厂化养虾前景?
孔杰:如果要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对虾养殖必然往工厂化养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工厂化养殖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专有养殖品种空缺。这是工厂化养殖的主要问题,国内目前没有针对工厂化的专用养殖品种,国外大型种苗企业也是如此。虽然当前已经建立了多种工厂化养殖模式,但工厂化专用品种的选育则需要抓紧解决。
二是工厂化养殖数据空缺。一些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工厂化养殖厂,在设备方面投入很多资金,生物防控水平很高。但工厂化养殖属新兴养殖模式,缺少养殖参数,难以形成标准化、自动化的养殖系统。
三是市场价格制约。工厂化设备投入大,成本也对应增加。比如前段时间虾价低迷,售价跌破工厂化养殖成本价,如何适应市场价格,在种苗、饲料、生物安保等方面降低成本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
工厂化最大优点是标准化、程序化操作。虽然目前工厂化养殖尚存在不少问题,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发展方向,需要行业内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把工厂化养殖模式真正建立起来。
南方农村报:大汪子模式、小棚虾模式及工厂化养虾模式,哪种更有潜力?
孔杰:土塘、大水面、盐碱地等养殖模式潜力巨大。目前这些模式养殖效率仍较低,养殖回捕率不到30%-50%,如果把养殖效率提高,养殖产量将大幅度提高,有效填补国内对虾需求缺口。
小棚、高位池和工厂化养殖模式也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小棚模式,这几年大规模推广扩建已大幅度提高了养殖产量。就小棚和工厂化分析,小棚虾养殖更有优势,更容易普及和大众化。工厂化养殖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技术工艺问题,需通过品种选育、良种良法等措施不断探索和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特有珍稀鱼类 细尾鮡重现澜沧江
上一篇:
下一篇:
特有珍稀鱼类 细尾鮡重现澜沧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