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建设工作研讨会在穗举行

104家省级特优区 总产值超千亿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19日版次:07

  目前,广东全省创建有104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覆盖18个地市9大品类。

  南方农村报记者 严秋璠

  培优扶强,品牌强县。8月16日,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全省各地农业主管部门、特优区主管部门及核心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特优区品牌建设发力点,培优扶强“土特产”。
  截至目前,广东省共创建国家级特优区11个,省级特优区104个,覆盖了全省18个地市,共9大品类,特色农产品总产值达1445.98亿元。
粤字号竞争力显著提升
  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罗一心表示,近年来,广东省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省市县镇各级农业部门和经营主体协同联动,以“网”相连、以“人”为媒、以“市”促产,汇聚各种资源要素,大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等建设,推进“粤字号”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广东省认定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来,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就对全省特优区进行跟踪监测。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副主任郑有为介绍,2022年全省104家特优区特色农产品总产量达929.04万吨,加工量达371.08万吨,产值达1445.98亿元,占所在区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2.66%。
  “粤字号”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全省特优区均认定了区域公用品牌,生产经营特色产品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351家,省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02家。
  郑有为分析,广东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以“12221”为指挥棒,市场营销持续突破;二是大力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链”起产销网;四是强化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源头规范化、精准化治理。“得益于此,广东培育出如徐闻菠萝、增城荔枝、白蕉海鲈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典型案例。”
品牌赋能培优扶强
  会上,增城荔枝、徐闻菠萝、梅县金柚、德庆贡柑、凤凰单丛茶、白蕉海鲈、中山石岐鸽、澄海狮头鹅、开平马冈鹅、清远麻鸡十个特优区代表上台分享建设成效。“品质”、“科技赋能”、“加大宣传”、“线上销售渠道”、“文化农旅”等成为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徐闻菠萝从南端走到北方,增城荔枝成为消费新宠,德庆贡柑延续了老百姓生活品位故事,四会兰花、翁源兰花成为千家万户的年花和父亲节的心意,澄海狮头鹅和凤凰单丛茶不断创新营销又始终保持潮汕人的传承,还有清远(麻)鸡、白蕉海鲈等一大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市场拓展中实现量价齐升,提质增效。”罗一心说。
  针对广东特优区品牌建设下一步工作,罗一心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集聚资源力量,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选准最适宜发展的产业、产品,着力打造单品爆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系列产品和产业体系整体发展。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做好市场营销推广。加大力度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大力拓展省际、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是发展加工冷链,扩大市场销售时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扶持预制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久。
  四是加强品牌管理,擦亮特色产品名片。着力构建和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体系,提升品牌管理服务能力。
  五是强化主体培育,夯实产业支撑体系。注重扶持龙头企业,培育骨干和样板,示范带动产业整体发展;注重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据悉,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短视频制作推广中心主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广东)邀请大赛目前正在火热报名中。
  大赛设置包装设计类、宣传创意类、营销推广类、文化传承类、特色美食类及典型人物类六大赛道,作品征集时间为8月13日至9月12日。大赛设置“红荔奖”为各赛道最高奖项,奖金20000元。
  广东农产品品牌最高奖红荔奖花落谁家?欢迎扫码报名参与!

下一篇:15家农企参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