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产业领军人才带动翁源特色水果争“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19日版次:07

  目前,翁源县有6个水果类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温润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佳
通讯员 谢霞霞 黄锦锐

  近年来,翁源县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积极打造了一批懂种植、善销售、会经营的人才队伍,推动特色水果优势更优、产业效益明显提高,进一步擦亮了“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金字招牌。目前,翁源全县有翁源三华李等6个水果类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筑巢引凤
搭建平台“引”人才

  夏日的翁源是果香弥漫的季节。八方“饕餮客”才食过三华李,又闻九仙桃之“香”。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九仙桃种植大户汤金龙表示,在九仙桃销售旺季,他家的种植基地一天可以卖出10000多斤。“我们的桃子品种好、品质优、味道美,自然好卖。”
  翁源九仙桃缘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翁源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翁源县三华李九仙桃研究院,通过引进水果专家、教授团队,着力推动水果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工作,破解果品老化、品质下降、裂果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翁源三华李、九仙桃等特色水果差异化竞争力和栽培效益。
  目前,翁源全县共建成三华李示范区3000亩、优良品种苗圃15亩,九仙桃示范区300亩、优良品种苗圃10亩,引进了35个桃李品种用于筛选优化,矮化密植、设施大棚、避雨防裂、水肥一体等技术应用初见成效。仅矮化密植这一项技术,就推动三华李亩产量超1250公斤,较之前提升了30%,实现三华李产业亩均节本增效200元。
管培并举
赋能提质“育”人才

  “现在种水果光靠传统经验是行不通了。好在县里、镇上经常举办水果种植培训班,我都会去学一学。”汤金龙表示,作为“果二代”,他从小跟着父亲与果树打交道,但成为200亩九仙桃种植大户,靠的还是学习现代种植技术。
  近年来,翁源县依托1个县级、8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大力开展水果产业领军人才培训,加大对优良品种筛选、高质量栽培关键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技术的推广,不断培育壮大“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今年上半年,通过集中授课、现场答疑、讨论交流、实践实训等方式,共培训水果种植户390人次。目前,该县有农村实用人才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5人,培育了“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4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自2020年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不断完善电商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电商人才,开展电商培训5000人次以上,带动就业10162人次。
  今年,翁源三华李、九仙桃快递单突破96万件,网上售卖约占销售总额的20%,特色水果流通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农旅融合
双向赋能“用”人才

  盛夏的“果实”,鼓足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让周边农户尝到水果产业发展的甜头。
  “完全不担心客源,游客摘完果子后很多会选择吃顿饭再走。”在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李种植区经营农庄的赖先生说,他原本单纯从事水果种植,参加当地举办的“粤菜师傅”送教下乡技能培训后开了一家农庄,生意红红火火。
  近年来,翁源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式烹调、点心制作、餐厅服务员等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116场次,受众人数达8991人次。
  为做好“产才”融合文章,该县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融合发展住宿、餐饮等产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
  2023年暑期,翁源打造了三华李、九仙桃文化旅游月,举办了三华李“十大果王”评选、烟花音乐节、非遗展演、农特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掀起了“摘果游翁”热潮。
  据介绍,今年1-7月,翁源县接待游客达103.58万人次,同比增长54.78%,带动当地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火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翁源县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加24.5%、20.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