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潘茂名传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9月21日
版次:
12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广东茂名,有两人为人津津乐道,一是冼太夫人,二是潘茂名。这两位,都是由于功德出众,被后世仙化的人物。
潘茂名,晋永嘉末处士,今高州人,世居根子浮山下。
潘茂名年少时喜好游玩,心想游历神州大地,“欲瞻中国之盛”。西晋永嘉年间,他束装起行,一路往东北而去。经过新都(今浙江淳安县)石室,邂逅道士对弈,拜道士为师,学习炼丹和养生之法。后有郭道士入山,谈起当时南北分裂未能一统的形势,潘茂名辞别道士,背起行装来到东吴。在建康(今南京),潘茂名拜谒求教于茅山道士张玄宾。
潘茂名学成归来后,穿越岭南,经高郡主山(今高州城东一带的群山)时,见此地峰峦起伏、葱郁青翠、远离尘世,便选择在此隐居修炼。后来地方屡次大旱,潘茂名心系苍生,带领乡民前往龙湫岩祈雨,解除旱灾。
“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潘茂名终于炼成“大还丹”“小还丹”等,用此神效丹药,在粤西地区救治百姓,驱除瘟疫。相传潘茂名还用沉香炼丹制药,至今,潘茂名的万应灵丹方法仍在民间留传。
相传潘茂名在高城西的观山修行20多年,白天上山采药,晚上修道炼丹。“东坡烧火,西山观烟”的传说和“观山”之名均由此来。
潘茂名不仅是岭南道教的先驱,他还像神农氏一样遍尝百草,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当时朝廷称赏,为世代传颂。据《茂名县志》,隋开皇十八年(598)“置茂名县属高州”,唐贞观八年(634)“立潘州于县治”。朝廷用潘茂名的名姓设州置县,既褒奖其功绩,又顺应了民众的感恩之情。
传说东晋宁康元年(373)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黄昏时分,潘茂名逝世,享年83岁。
距今约1700年,历史上已没有完整的潘茂名传记资料,许多文献是零星式记述。但权威的地方志有记载,这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悬壶济世、炼丹制药、驱瘟除瘴、救治百姓、普济众生,贯穿他80多年的传奇生涯。因其人格魅力及精湛医术、道教文化影响后世,成为粤西传奇人物。
潘茂名一生悬壶济世、普济众生的传说,通过多种形式代代流传,如《东山荖园的传说》《潘坡丹灶的传说》《思前古井的传说》等,主题多为张扬济世救民、不为私利的高尚医德。潘茂名传说除了口耳相传外,还以文本形式传承,清代光绪年间谭应祥编纂的《潘仙全书》是潘茂名传说较为完整的文本,其他如《岭表录异》《广东通志》《高州府志》等众多古籍均有记载。
潘茂名传说以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与各类民俗文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当地民众为纪念潘茂名的恩德,出现了众多以潘茂名传说为主题的碑记、遗迹、壁画、铜像和庙宇建筑;同时,潘茂名传说还不断与各种文艺形式结合,呈现为诗赋、小说、传奇、戏曲以及电影、电视、连环画等各种形式。
□海狸
上一篇:
下一篇:
增城挂绿与龙门挂绿
上一篇:
下一篇:
增城挂绿与龙门挂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