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秋夜烧番塔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9月21日
版次:
12
| 民俗撷英 |
烧番塔,又名烧花塔、烧宝塔、烧禾楼,是旧时广东多地中秋夜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
该习俗历史悠久,传说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的习俗。
清末萧同寅的《羊城竹枝词》也有“儿童一夜烧番塔,明日旗灯尚未收”的记录。
将近中秋节,大人带着小孩子用砖砌一空心花塔,五六尺高,内置木柴、干草,并准备好食盐、樟脑、木屑等物料。中秋晚上八九点钟,大家集中到花塔前,先把柴、草点燃,烧得火红之时,将食盐、樟脑、木屑撒入塔中,火星四射,犹如烟花。
村与村还会来一个“烧番塔”的比拼。看哪条村的火光最厉害,就意味着该村来年最兴旺,最丰收。因为火光可有10—30米高,所以村与村都能作对比,在本村可以看到别村番塔烧得怎样。
番塔烧完之后,不少地方会舞火龙,即用竹篾、稻草扎成龙的模样,比手臂略粗,长约数尺,其上插香,龙的尾部插些蜡烛。中秋节夜,人们(多为小孩)点着香和蜡烛,用竹竿举起来,成一火龙,通乡游行。
目前在佛山、肇庆、番禺、花都等地的一些村落仍有此俗。
□何浓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