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新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发布

首次梳理12个实用诊疗流程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26日版次:10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9月23日,《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简称《规范》)在广州正式发布。新版《规范》在2020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内容覆盖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等多个学科领域,并首次绘制12个相关诊疗流程图,方便医生更清晰地了解疾病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临床路径,推动结直肠癌规范化、同质化诊疗。
更新学科领域诊疗策略
  据了解,《规范》除了借鉴国际指南最新内容,还深度融合了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综合了我国结直肠癌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充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外科治疗部分,主要对早期结直肠癌追加根治性手术的指征、机器人手术以及TAMIS(经肛门微创直肠肿瘤切除术)、NOSES(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等创新术式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说明,同时更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策略。
  内科治疗部分,新增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适应症以及NTRK抑制剂的应用指征。放疗部分,进一步明确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危险分层以及术后豁免放疗的适应症等。
  影像诊断部分,更新了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检查策略以及超低位直肠癌的MRI及诊断。病理学评估部分,更新了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定义。
  此外,为了提高2023版《规范》的实用性,特绘制12个相关诊疗流程图,覆盖临床常见结直肠癌诊疗路径,以协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临床实践,助力精准、规范治疗。
“三早”防控结直肠癌
  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结直肠癌防控关键在于“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肠癌治疗费用较低,且有90%以上的治愈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生活方式相关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发达地区发病率更高,城市比农村发病率高。而结直肠癌有75%-80%是从腺瘤演变而来,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十年左右或十年以上。从预防角度,结直肠癌二级预防比较可靠,通过癌前病变/早癌筛查,及早阻断病情发展。
  汪建平教授建议,普通人群45岁做人生第一次胃肠镜是必要的。有家族史的人群,防癌体检要提前,30多岁就应开始定期胃肠镜检查。部分人群对胃肠镜筛查有顾虑的,如果大便常规首次发现粪便潜血阳性,需要做肠癌筛查,可以选择进行粪便基因检测,目前该技术诊断准确率已很高,与肠镜的总符合率达到90%左右,能够更好提高人群依从性。
  此外,对肠道炎症建议积极干预,如炎症性肠病、慢性肠炎,可减少癌变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