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秋节舞火龙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9月28日
版次:
12
| 民俗撷英 |
舞火龙,广泛流传于广州白云区江高镇、均禾街、白云湖街及周边地区,既是当地人民祈祷幸福、驱邪避灾的重要形式,也是当地传统的中秋习俗活动。
舞火龙的民间传说有三。
一称元朝末年时刘伯温号召百姓以舞火龙起义,驱赶元兵,故后世各地每逢中秋节都以舞火龙来纪念起义。
二称很早以前,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三是较为可信的史料记载,均禾片区曾在清朝咸丰年间面临一次严重的蝗虫灾害,村民通过在田地间进行“火攻”,最终保住了秋收的成果,从此以后,中秋节舞火龙就被作为习俗保留了下来。它包括“起龙”“采水”“游龙引福”“放龙归海”四个“规定动作”。
每逢中秋前日,村民用竹篾、榕树、草藤等扎制成长龙。在中秋傍晚,舞龙者将扎制的长龙抬到祠堂,点燃香火并插满龙身,举行舞火龙仪式。仪式过后,舞火龙队伍舞着火龙巡游。
舞火龙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海狸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