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众说纷纭“陈村种”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版次:
12
陈村自古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兴旺、交通发达,但同时“富二代”的问题日趋严重,所以顺德民间常笑称“陈村种无钱剩”,“陈村种”也逐渐成为二世祖、败家仔的代名词,以此形容有钱就花光、不考虑未来的人。
“陈村种”一词由来久远,但出处莫衷一是。
当年曾有人指出陈村出产的粽子样式特别,名扬四方,所以“陈村种”就是“陈村粽”的谐音,但古今文献暂未见记载。这或许是销售粽子者附会读音,以招生意。
也有人指出“陈村种”是因当年陈村花卉种植扬名海外、良种尤多,故有“陈村种”之称。
最多的说法是陈村人好吃懒做,所谓“得升米,望饥荒”,凡事多讲究吃喝。但清末民国时期,陈村工农并举,商贸繁盛,可见陈村人多勤俭上进。因此,“陈村种”也似乎与懒散好吃、千金散尽关系不大。
一个地方俗语的来源形成如此众多的说法,也足证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的丰富与独特。
□南农
上一篇:
作鱼梁:农耕文明“活标本”
下一篇:
普济桥
上一篇:
作鱼梁:农耕文明“活标本”
下一篇:
普济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