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港澳药械通”新药落地

“砒霜”毒杀白血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09日版次:06
  近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口服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开展内地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病情控制稳定,已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家住罗湖区的李女士(化姓)今年52岁,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今年10月,她的腿腹沟长了一个核桃大小的包块,并出现发低烧、鼻子痛等症状,在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很低,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获知这个消息时,李女士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在港大深圳医院医护的不断鼓励中,她终于选择了勇敢面对,决定尝试口服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案。在院治疗期间,李女士凝血功能稳定,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用药疗程后出院,之后在家按医嘱规范服药。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是一种较为罕见而凶险的白血病,患者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失控,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导致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症状是凝血功能不正常,全身多器官都有出血可能,同时伴有无力、易疲乏、发热等。
  针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传统的疗法是注射三氧化二砷,根据临床治疗情况,近90%的患者能够恢复凝血功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注射三氧化二砷作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历史。患者首次治疗需住院每天注射持续6至8周,休息6至8周后再次入院进行注射治疗,整个治疗需持续9至18个月,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2010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成功把口服三氧化二砷研发成口服药物,目前已有超过100名白血病患者服用及接受治疗后获得康复。
  今年3月,港大深圳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成功申请并到货口服三氧化二砷。据了解,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帮助下,经由相关捐赠流程对内地首批患者给予免费用药捐赠,李女士成为受惠免费使用该药的首位患者。
  专家表示,与静脉注射相比,口服砷剂更加便利病人使用,可无须住院,且剂量容易调整。从香港的使用经验看,患者的治愈率比较高,符合预期目标。
□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