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建筑垃圾”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02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建筑垃圾管理粗放……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2月29日继续曝光5省典型案例。(2023年12月29日新华社)
@苑菲菲:想要彻底解决建筑垃圾的问题,还得靠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让建筑垃圾再生,变成对我们有用的资源。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利用率超过70%,有的甚至达到90%。这么高的数据,不能不让人眼红。
为此,政府部门应支持民间企业回收建筑垃圾并再造,在一些工程上可优先使用建筑垃圾产生的产品。在建筑垃圾的治理中,应有个统一的部门牵头,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对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期间形成有效监管。相关部门应对辖区内有哪些工程要动工了,哪些工程会产生建筑垃圾有个具体的掌握,主动联系这些地方将建筑垃圾输送到回收企业中。
@胡印斌:建筑垃圾处理,根本出路在于资源化利用。经过分拣、破碎、筛滤,制出生产透水砖、预拌砂浆等产品的再生骨料,这样,看上去属于“废物”的建筑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美好愿景。而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新建、拆除、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24亿吨;同时,相比发达国家平均90%以上的资源化率,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到5%。
资源化利用严重不足的原因,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对技术能力有要求,对选址也有限制性要求;再就是市场难认可,销售不畅。与投入巨大生产出来的再生建材相比,非法处置与盗采砂石往往降低甚至抑制了市场资源再生的积极性。
也因此,当下之计,各地有必要切实提高认识水平,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到建筑垃圾处理。一方面,提高政府补贴,让建筑垃圾企业有积极性;另一方面,生产建筑垃圾的一方,要承担一定的处置费。这样,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力、NGO助推、公众参与”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从而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找到利益相关点、平衡点。
@周志宏:建筑垃圾偷倒行为的产生,绝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与投放流程之中的失管失察也有关。作为执法部门,城管主要是靠举报和投诉发现并介入偷倒乱倒行为,而在装修建筑垃圾的产生、清运整个流程中,物业负责小区装修前期的管理,负责规范业主的装修行为。但恰恰是一些物业管理的“无能为力”,让代扔黑产得以存活,让个体偷倒有了途径,也让后期的执法始终慢一拍,最终街面上某处又多了数袋无主的垃圾。
杜绝偷倒建筑垃圾,前端管理、后段执法缺一不可,唯有一同发力,才能让偷倒行为既没有产生的动机,也没有实施的环境。
上一篇:
乡村歌手大赛落幕了 但乡亲们的好日子永不落幕
下一篇:
让文化成为 农业品牌的灵魂
上一篇:
乡村歌手大赛落幕了 但乡亲们的好日子永不落幕
下一篇:
让文化成为 农业品牌的灵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