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骗保”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05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3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明确从严从重处罚和从宽处罚的情形。(3月1日新华社)
  @邱天:药店销赃作为关键一环,必须严格药店药品销售溯源机制,全力堵住漏洞。医院违规收费“骗保”,损害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医保钱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医院和医生怎么可以打上“救命钱”的主意?希望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惩处力度,将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有机结合,对恶意欺诈骗保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医疗机构、中介、参保人自觉拒当骗保“帮凶”。
  医疗清廉是医疗制度的重要一环,只有各方面、各部门协同配合,当好“孙悟空”,看好医保基金“保命钱”,筑牢监管“安全网”,对欺诈骗保者持续实行严打高压,才能确保群众“救命钱”不沦为一些不法分子分而食之的“肥肉”。若是伸了不该伸的手,必将吃不了兜着走。
  @栗玉晨:医保基金日常监管面临的不仅有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三假”骗保问题,也呈现出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骗保手法更加隐蔽等特性,从而导致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存在“发现难、认定难”等问题。
  运用大数据模型创新监管方式遏制“虚假住院”“医保药品倒卖”“医保电子凭证套现”;聚焦监测骨科、血液净化、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和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重点药品、耗材,以及异地就医、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后的易发高发违法违规行为实施重点监管;进一步强化医保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检查责任、定点医药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深化医保基金使用和监管改革,更大激发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内生动力……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
  @孙秀艳:即便在监管的高压下,依旧有人想把黑手伸向百姓的“救命钱”,不规范使用基金问题仍然多发频发。一些定点医药机构通过挂床住院、违规收费、串换医药服务项目、过度诊疗等手段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有些甚至通过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诱导虚假就医购药等手段恶意欺诈骗保。同时,变着法子占医保基金便宜,“一人刷卡、全家吃药”、冒名用卡、一人持多卡分散报销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年来,“点穴式”飞检有效破解了“同级监管”难题;专项整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为,除去侵蚀群众“救命钱”的“病灶”;运用智能监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协作、用好技术手段,有效堵住了“跑冒滴漏”,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