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早期肝病难发现 五类症状要警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19日版次:11
  “擅自停药仅10天,就发展到急性肝衰竭。虽然患者很幸运地通过肝移植手术获得新生,但我们呼吁广大肝炎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在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学科带头人刘超提醒病毒性肝炎患者,要遵医嘱服药、健康饮食、定期随访检查,规范控制肝炎发展,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专家提醒,早期肝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当肝脏受损时,它会向身体释放出信号,有五大类症状应引起特别注意。
擅自停药导致肝衰竭
  51岁的杨先生在19年前确诊为慢性乙肝,多年来,杨先生一直规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定期复查,生活美满。但今年农历新年后,自觉身体“已无大碍”的杨先生,擅自将已经服用10余年的抗病毒药物停用,随后便出现了巩膜黄染、尿黄、乏力、厌油等症状,一到医院就诊才发现其肝功能严重恶化,已经达到肝衰竭的程度。
  仅仅停药10天就导致急性肝衰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显然超乎了杨先生的想象,全家都陷入了无助,在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一步就诊。不幸中的万幸,杨先生于近日顺利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目前病情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像杨先生这样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在2019年全球约有3.16亿人,82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衰竭等相关疾病,在未经干预情况下死亡人数在2035年将达到114万人。据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专家共识(2023)显示,2022年我国HBV感染者达7974万人,HBV感染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24%和15%。
  刘超指出,因不规律治疗或复诊而导致病情进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在少数,不少慢性乙肝患者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自行停止用药,诱发急性肝衰竭,最终需要通过肝移植才渡过险境。
规范化治疗很重要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凌云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疾病,而慢性乙型肝炎则是由HBV感染引起。虽然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尚不能完全根治,但规范的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急性肝衰竭、肝癌、肝硬化等)并发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广成介绍,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针对病情不同,医生会开具不同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伤。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用法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急性肝衰竭。
  健康的饮食同样是治疗肝炎的重要环节。专家提醒,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的摄入;尽量避免饮酒和避免使用导致肝功能受损的药物,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定期检查与随访也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B超等有助于了解病情发展和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疗程。
五种“信号”需警惕
  作为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肝脏虽然具有消化、分泌、解毒、免疫等功能,被誉为“人体工厂”,但因为缺少末梢神经的“预警”,早期肝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该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振宇指出,当肝脏受损时,它会向身体释放出信号,当出现以下五大类症状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吃东西没有胃口,特别是油腻食物,严重时还会有恶心呕吐症状;
  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腹泻等腹部不适;
  出现身心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休息后疲劳没有明显缓解;
  皮肤、眼睛、尿液等颜色变黄;
  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或流鼻血,且止血困难;面颊、颈部、前胸、背出现蜘蛛网状血管瘤,按压时消失,松手后又重新出现。     □卞德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