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肠道细菌可诱发致盲眼病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9日
版次:
11
| 医学前沿 |
3月15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正式刊出。该研究揭示CRB1基因突变会破坏肠道和视网膜之间的屏障,导致肠道中的有害细菌进入视网膜,引起致盲眼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并提出抗生素治疗和基因治疗或能有效预防、阻断相关眼病的发生和进展。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首篇论文。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类严重的不可逆致盲疾病,迄今几乎无药可医。其中,CRB1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导致Leber先天性黑矇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因之一。
为寻找针对CRB1基因突变相关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科研单位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了近10年的科研攻关,发现CRB1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样损伤与肠道微生物入侵密切相关,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破坏的肠道屏障和眼部血视网膜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视网膜炎症和色素变性样损伤。通过广谱抗生素全身治疗或在下消化道重新引入功能性Crb1表达,成功地预防/阻断了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和进展。
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峰透露,作为一项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对临床一线最大的意义在于,为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基于小鼠实验,该研究提出,抗生素治疗和基因治疗或能有效预防、阻断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和进展。
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两种治疗方法都适用于临床应用。该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客座教授魏来介绍魏来提出,肠道菌群对人体功能维护起到重要作用,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代谢失调、营养失调、免疫失调等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在他看来,基因治疗或局部肠道基因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强、可行性较高、副作用更可控。
他说:“探索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完善安全性、法律监管等问题。”
□邰梦云 唐艳丽
上一篇:
早期肝病难发现 五类症状要警惕
下一篇:
上一篇:
早期肝病难发现 五类症状要警惕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