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断章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11日
版次:
12
| 诗歌赏析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赏析】
这首《断章》选自卞之琳的诗集《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所言,这首诗最初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但因只有这四句令诗人最为满意才被保留下来,最终成为诗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
这四句诗虽然浅显易懂,但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诗中采用的几个意象一起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同时还弥漫着深深的伤感情绪。在具有丰富象征意味的诗句中,诗人展现的是一种灰蒙蒙的浅白色调的环境,似乎想要讲述生活的哲理,又好像是要寄托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具有明显的中国现代派诗歌风格,兼具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法,诗歌风格空灵优美,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深思。
卞之琳于192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曾是徐志摩的学生。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被誉为“汉园三诗人”。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对于该诗,他曾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他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可见诗人主要希望表现一种相对关系,因而创作了此诗。
现代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橹则在《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中评论说,《断章》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它提供的那种表面上看来是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一旦进入了诗境,读者完全可以从中体验并品味出各自的“意指”。说“装饰”二字写尽了“人生的悲哀”,是一种很深层次的对“互为装饰”这种现象的“虚伪性”入木三分的揭示。而诗人自己解释的“相对性存在”,也自有他的道理。因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这一部分人同那一部分人之间,的确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他们之间看起来互不相关,却又互为依托。看风景者同时被人作为风景来看,这正是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风景。诗人这种对于生活的整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互为关联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谓不深刻。
□偶然
上一篇:
“鸡娃”当道 切莫迷失
下一篇:
上一篇:
“鸡娃”当道 切莫迷失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