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家乐减少 未必是坏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09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近日,B站有博主称,“全国农家乐已经倒闭了近8万家”,话题冲上热搜。作为农家乐发源地的四川成都,情况如何?天眼查上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成都有11962家名字带“农家乐”字样的公司,其中有2135家显示已注销。
这一现象背后,既有短期冲击因素,如疫情对餐饮文旅行业的巨大影响,也有长期累积的问题,如同质化竞争、粗放式经营导致的服务质量低下。然而,农家乐的减少不应简单视为一个行业的衰败,而是市场自然选择与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传统农家乐的消失,揭示了单一依赖传统模式的脆弱性。在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的今天,传统农家乐的单一服务内容和较低的体验质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农家乐的迭代升级标志着农业旅游正向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精品民宿、家庭农场、乡村露营、自然研学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也拓宽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空间。这些新模式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消费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符合现代旅游市场对高质量、差异化的追求。
农家乐的减少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信号,预示着农业旅游正迈向一个更加多元、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地方政府、行业主体和相关企业应抓住这一转型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创新发展和精细管理,以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促进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 □杨潇
上一篇:
“外挂”
下一篇:
用玉米粒作燃料,创新还是浪费?
上一篇:
“外挂”
下一篇:
用玉米粒作燃料,创新还是浪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