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出货前先“吊水” 罗非鱼更好卖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14日
版次:
09
潘文伟、潘文豹兄弟。
■ 小档案
姓名:潘文伟、潘文豹
地点:茂名高州
养殖品种:罗非鱼
养殖规模:一万亩
关键技术:罗非鱼“吊水”去腥减脂增口感
潘文伟和潘文豹是一对堂兄弟,年纪相仿均为“90后”。两人一起上学,一起进入部队服役,一起返乡接过父辈的罗非鱼事业。同频的人生经历让他们有了同一份激情:用好水养好鱼。
目前,潘文伟和潘文豹兄弟俩罗非鱼养殖水面共计超1万亩。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两兄弟售出近30万斤鲜活罗非鱼,让更多人在假日中享受美味佳肴。
从传统到科技化养殖
潘文伟、潘文豹两人的爷爷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养殖罗非鱼。在二人的记忆中,家中总是洋溢着罗非鱼的气息,爷爷和父亲的鱼塘则构成了童年最熟悉的风景。
2014年,二人从部队退役,决定追随父辈的脚步,投身于罗非鱼养殖这个充满潜力的行业。十年间,两人亲历了从纯养殖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过程。家里也从起初的几百亩鱼塘,到现在覆盖6个镇的万亩水库、鱼塘水面。
在潘文伟的办公室里,显示屏上能浏览家里所有鱼塘的实时情况。“以前养鱼得时时刻刻守着,还要人工投料喂养,日晒雨淋好辛苦。”潘文伟的父亲潘积均告诉笔者,现在养鱼的环境变化很大,特别是子侄回来后,投入自动化设备以科技养殖,养出的鱼的品质也要比以前更好。
“现在增设了饲料塔,通过管网将饲料输送到鱼塘指定位置。”潘文豹拿着手机解释道,喂养甚至能通过手机进行控制,后台提供数据反馈,养鱼更科学了。
“吊水”去腥减脂增口感
在潘家两兄弟的鲜鱼订单里,“吊水”罗非鱼是最紧俏的品质货。潘文伟介绍,“吊水”罗非鱼要先将从养殖场捕捞回的罗非鱼,转到流动的地下水井水进行“吊水”暂养,期间不再喂养饲料。这种方式能促使罗非鱼排除体内的泥腥味,起到去腥减脂增加口感的作用。
在潘家两兄弟“吊水”罗非鱼养殖场里,砖墙把养殖池隔离成30个长条格子,池里装有增氧设备。大部分池子的鱼已经卖掉,空置等待新收的鱼进来。
走访当日,大卡车恰好装着新捕捞的罗非鱼回到场内,工人忙着筛选。“每个格子能吊养3000-5000斤,好鱼才有资格进入池子‘吊水’。”潘文伟透露,经过“吊水”的罗非鱼,成本每斤要增加一元左右,但能大大去除泥腥味,肉质也会更结实。此外,“吊水”罗非鱼也会变得更加生猛,更加适合鲜活运输。
活鲜运输进军国内市场
茂名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基地,以前兄弟二人也以出口产品为主。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几年茂名罗非鱼产业出口量明显下降。面对出口不顺的环境,兄弟二人及时调整了策略,转而发展活鲜运输业务,输送到国内市场。
这一转变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也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罗非鱼在北方的市场很好,当地喜欢拿来做烤鱼。”潘文伟告诉笔者,目前他们的罗非鱼活鲜运输业务远销四川、云南、东北地区等全国10多个省份,每天发7万斤左右,而且还远远不够量。
“罗非鱼事业不仅养育了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今年是潘文伟和潘文豹把罗非鱼当成事业的第十年,他们依然保持着热情,让罗非鱼游上高端餐桌。
□邹祥亮 钟孟康
上一篇:
“散春”后易发病 鳜鱼下跌4.5元/斤
下一篇:
莆田攻克八爪鱼 人工养殖“饲料关”
上一篇:
“散春”后易发病 鳜鱼下跌4.5元/斤
下一篇:
莆田攻克八爪鱼 人工养殖“饲料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