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不当回应”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0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期,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聚焦长江流域7省市的水环境问题,接连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相关地方无不立行立改。地处长江流域的滁州市环保部门干部本应反躬自省、自我加压,“吃他人的堑,长自己的智”。然而,面对中央高度重视的生态环保工作,面对社会关切,明知滁河属于长江支流,而且已有污染发生,个别部门负责人仍表示“不知道”“马上退休”“水质检测没必要”。(5月30日新华社)
  @陈尚营:一个干部“不走心”是个别问题,一些干部“不上心”是作风问题。不负责任的表态背后,是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问题底数不清、处置不力,更是对中央三令五申高度重视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心”,对群众高度关切的环境问题“不上心”。看似表态不妥,实则作风飘浮,遇事不作为,一问就抓瞎。
  环境就是民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健康安全的期待,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污染防治是一场攻坚战,思想上的麻木、行动上的懈怠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阻力。要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越是关键的岗位,越容不得半点马虎。
  @曹启鹏:水体因某种物质的汇入,导致水质发生改变、恶化,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作为环境保护部门,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有责任、有义务通过技术检测手段作出初步判断,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以便为下一步的治理修复提供参考、奠定基础。这是法律赋予它的权利,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并没有将这项法定职权履行到位。
  领导干部是社会的榜样,应该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无论结果怎样、效果如何,都要积极努力,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修养。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的这位负责人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记者提出来的“对水体做毒性分析”的问题置若罔闻。河水污染问题暂且不说,这种有毒的作风更可怕,严重损毁了干部形象。这种作风解决不了,当地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都很难有所作为。全椒县必须用“钢牙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动刀子、下猛药,对作风之毒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大根治。
  @李海容:言为心声,信口开河的语言问题看似缺乏面对媒体和公众的经验、公共话语能力不足,实质上暴露的是高高在上、不严不实的作风问题。
  水体污染事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极高。有关部门和相关干部一是要注重应对速度,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二是不能回避热度、言语讲求温度,对于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要明确权力边界和责任担当,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答疑释惑,不能自说自话,意图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图片来源:新华社)
分享: